桃夭在陪伴耀耀治療的過程中並沒有顯得過於緊張匆忙,而是沉著冷靜地應對一切。
“孩子腿都摔骨折了,萬一落下什麼殘疾可怎麼辦?”婆婆在桃夭耳邊不停地嘟囔著,她除了著急還在觀察著桃夭的一舉一動,畢竟孩子不是桃夭親生的,她必須盯著治療,人心隔肚皮,兒子又不在跟前,孫子是傳遞香火的,不能有半點含糊。
“醫生,這孩子不會落下殘疾吧,他爸爸不在身邊,您一定要跟我們說實話。”
“您是孩子奶奶吧,不用這麼緊張,小孩子哪有不磕磕碰碰的,隻要護理的好,不會有任何問題,您放一百個心。孩子爸爸不在這,媽媽在,比爸爸還細心呢。他爸爸不是也和我通過電話了嗎,您還有啥不放心的。”醫生過來看了看耀耀打好的石膏,笑著對李主任說。
“他媽媽——”李主任話說了一半,不再說了,家醜不可外揚,這後媽一旦說出來對孩子影響也不好,對人家桃夭也不公平,這個後媽是自己死皮賴臉求來的,現在哪能嫌棄人家呢。
而此時的桃夭,內心極為鎮定,她想到了畢淑敏曾說“好日子和壞日子是有一定比例的,真正大格局的女人能在人生的高處憑欄看風景,也能在低穀時蓄力奮發”,作家蘇芩也說過“能百毒不侵的,都千瘡百孔過;能榮辱不驚的,都大起大落過”。自己雖然從小到大經曆曲曲折折坎坎坷坷,但是都順利度過,世界上除了生死,其他都是小事。自己的過敏,耀耀受傷,這也許都是為了迎接更大的幸福,俗話說“命自己立,福自己積”。
桃夭考慮到父親石壯身體剛剛恢複,沒讓他過來,隻是打電話告訴他沒大礙,孩子經曆磕磕碰碰才會越來越結實,因為從耀耀回國以來還沒有經曆太大的風浪,所以經曆一次既讓孩子長教訓又讓孩子曆練了。
治療完以後,醫生拿了一些口服的藥,說孩子可以回家養著了。李主任想讓孫子在醫院多待會,畢竟有醫生她才放心,桃夭也不好跟她反著幹,沒有站在婆婆一邊,隻說聽醫生的。醫生也理解老人的心情,但是這點傷不值當住院,再說床位緊張,所以還是說不讓住院。李主任也拗不過,隻能答應桃夭就帶著耀耀回家了。
囑咐好李主任按時給耀耀吃藥,桃夭就離開了繼續和哲明去學校拍紀錄片,本來哲明想去醫院看望耀耀,桃夭沒讓他去,因為婆婆很敏感,怕又會再生事端。哲明隻好買了一些玩具,告訴桃夭回家時帶回去給孩子玩。桃夭心領神會,她發現哲明對自己的兒子視如親生,如果將來兩人結合對孩子沒有任何影響。明起雖然說和千柔假結婚,但是誰又能保證不會日久生情呢?再說千柔也不容易,人也挺好的,兩個人在國外彼此也是個照應。因為和明起太長時間沒見,感覺能說的話越來越少,這次耀耀受傷婆婆急急地跟明起彙報,明起也隻是問了問醫生,也沒有跟桃夭說太多,隻說自己還要忙一陣子再回國。
桃夭現在終於要下決心,選擇和哲明走在一起,再次尋找學校的美好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