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弘毅跟著劉雲飛走下了普渡河的河邊,然後沿著河灣一直往上走,又走了40多分鍾之後,在一個大沙灣的背後,出現了一個小湖。
劉雲飛介紹:“本來這裏呢,是另外一條岔河,但是幾年前發生了大地震,然後山石塌方,然後這條岔河就沒有了,變成了一個湖泊。”
“怎麼你帶我來?是看風景的嗎?你也不想想咱們的任務啊?”
“排長,你急什麼呢?馬上就會給你看好東西了,走!”
兩個人從一個大石頭背後,一條懸崖間的小道,慢慢的向湖邊爬去,等他們來到山腳。
發現這個大山居然有個大山洞,而且這大山洞基本被湖給淹了一半,山腳這裏有個小棧橋,一個大木杆上拴著一條小竹筏。
“你讓我看的好東西就是個小竹筏嗎?”
劉雲飛神秘的說:“上船吧,等一會兒我再告訴你!”
楊弘毅也無可奈何,隻好跟著他上了小竹筏,然後撐著竹杆慢慢的劃向洞口。
小船慢慢的進入了洞口,然後楊弘毅便看見了一大排大木船,臥槽,這怕是有幾十艘。
“哎呀呀呀,劉雲飛呀,原來你讓我見好東西,原來是這個啊,你太了不起了,你已經立了大功了!”
“排長,剛才你不是還埋怨我嗎?說我們耽誤時間!”
“你還記得那個幹什麼呢?我不是著急嗎?對了,你已經來看過是吧?有幾支船啊?”
劉雲飛慢慢的把小竹筏靠近了大木船。
然後甩出一個抓鉤,兩個人就手腳並用,慢慢的爬上了一個大木船。
“上大船之後我再解釋,可能更直觀一點。你看這艘就是最大的,至少可以坐40多個人,這樣的船有20多艘,比這個小一點,可以坐30多人的,還有40多艘,也就是說,這些船如果全部拉到金沙江邊,一次可以過河2000人。”
楊弘毅又想到了一個重要問題,紅軍如果要在皎平渡過河,這船必須得沿普渡河先到金沙江三江口,然後順著金沙江,逆行至少70多公裏。
感覺有點耽誤時間啊!
“排長,我們有了船之後,何必一定要去皎平渡呢?可以叫我們的紅軍大部隊走到東川縣,西北方向,繞過雪山,來到三江口舍塊鄉。
就在這裏聚集,等我們的60多條船從普陀河的上遊一直往下遊走,到了舍塊鄉,拉上2000多紅軍就可以直接渡過金沙江到對岸,咱們渡烏江的時候,不是還有電動機嗎?我們在這些木船裏麵找十條大木船,用工具裝一個方向舵,到時候連長他們來了之後,把電動葉輪機裝上去就可以了!
這樣一條船帶六條,動力也就有了,而且我們船是從上遊往下遊走,順著水流會很快的,到了三江口,來回拉人過河的時候!再使用電動機動力,排長,你覺得怎麼樣?”
“你說的倒是有點道理,可是從東川一直走到金山江河邊那段路好不好走啊?不知道。”
“排長,現在這裏不是有船嗎?我們開到兩條船啊,帶著十二個戰士,順流而下,一直到三江口,然後留著四個戰士看船,剩下八個人去找那條路,就是從金沙江三江口通向東川城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