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唐會先鋒軍的主要人物,很認真的思考了他們與德國結盟的可能性。
“那麼我們這樣算不算改變了曆史?”
“咱們看看小日本吧。
1937 年美國對日出口總值為 2.89 億美元,其中石油、精煉油、廢鋼鐵、原棉這四項戰略物資就達 1,42 億美元,約占二分之一。以石油一項而論,日本所需石油來自美國的份額,1937 年占 80%,1939 年占 85%。
這句話什麼意思啊,這麼多年了,日本人仍然沒有找到,除了美國之外,其他的石油輸入產地,也就說,沒有美國的支持,他們對中國的侵略也不可能這麼囂張。
所以說米國如此可恨,這麼多年了,美國也沒有改變,那就是靠依靠戰爭發大財。
據相關文件統計,1937-1938 年,日本從美國進口的軍需品占其軍需品總進口額的 55%。1937 年,美對日廢鋼鐵的出口量是 1931 年的 40 倍之多。
在30年代,美國的孤立主義仍然很嚴重,第一次世界大戰,雖然贏了,但是美國民眾仍然是不滿意的,他們認為,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一些貪心資本家協迫美國政府參與了世界大戰。
自己在旁邊看著別人打仗,發戰爭財不好嗎?當吃瓜群眾不好嗎?
但問題是,日本與美國的交易需要的真金白銀,而日本人本身產業經濟比較畸形,依靠華夏的賠款他把軍工企業發展起來了,但是經過企業是不掙錢的,日本經濟掙錢的唯一行業就是紡織業及生絲。
到1937年以後,日本人的金銀沒有了,社會矛盾也在加劇,它沒有辦法,隻有輸出戰爭,把矛盾轉嫁到國外,從華夏的土地上獲取資源。
1937、1938 年日本從美國輸入鐵合金為 77.53% 和 82.71%,銅的比例高達 95.18% 和 90.89%,煤油及其產品為 6.271% 和 65.57%,汽車及零件為 9.241% 和 64%,飛機及零件為 70.19% 和 7.692%,金屬工作母機為 69.53% ”
馬丁博爾曼堅持:“就我自己的想法來說,我們也看不起小日本,他們就是個島國經濟體,資源匱乏,而且曆史也證明了他們是失敗者!”
王啟年:“可是你們拉上意大利也是失敗的,意大利永遠隻會拖後腿,難道你們想繼續與意大利結盟嗎?”
馬丁:“給一號的建議是,爭取意大利不會走向其他同盟國,可以吞並波蘭一半土地,然後拿下奧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靠希臘的出海口!”
“隻要不侵入比利時,荷蘭,那麼,英國就不可能與我們開戰!因為英國的慣用招數就是那麼幾招,我們強大了,他們就打壓我們,法國強大了,就打壓法國,如果東邊的沙俄強大起來了,然後就聯合法國再去打壓東邊的沙俄!”
李勤峰:“那麼,中東的問題你們又想怎麼辦?”
馬丁博爾曼:“從地圖上看,必須打通目前的以色列,伊拉克和科威特這條線,可以修複線鐵路,目的是什麼?當然是為了規避蘇伊士運河英國人的封鎖!
另外,把以色列的土地,我們先占掉了,我們可以成立大的中東聯盟酋長國! 也成為德國的保護國!你們覺得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