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這年代什麼最賺錢,那就是煙酒走私行業最賺錢了。

可惜她沒有門路,也沒有那個膽,現在這個運輸路上可太危險了。

蘇北承說的那話,她至今印象深刻。

姑侄兩個人騎著自行車到了縣招待所附近,格外的荒涼,人煙稀少,也沒有形成一條流動的小市場。

一大招待所,人家問她有沒有介紹信,她哪來的介紹信呀?

這年頭到招待所那都是要有介紹信的。

就跟對方說,自個是來找人的,交代所的人瞥了一眼,也就讓兩個人在後門等著。

沒過多久後門就出來一個人。年輕的小夥子大概也就20多歲出頭吧,個子不高,但有些胖。

在油水不多的年代,還真挺少見的,都是瘦子多,胖子少,不愧是搞采購的呀,這裏麵的油水多。

對方一張大餅臉,這整張臉都堆著肉,眼睛眯成了一條縫,對方睜著豆大般的綠豆眼,看著眼前的兩人。

這左思右想也沒認出來,這是哪門子的親戚啊。

“你好,我們是才進叔介紹來的。”

“才進叔?是那個賣黃鱔麵的方才進?”男子想了半天,嘟囔了一嘴。

他跟方才進吧,是表親,但這關係不咋地。

沒等對方都說啥,沈明玉這手裏就拎上了一袋東西,賊拉的上道。

方行枝瞥了一眼,我去,好家夥,出手直接一條大前門啊。

他何德何能,有這個能耐。

男人第一反應是拒絕的。

隨後,沈明玉就將跟方才進收黃鱔的事兒說了。

男子點點頭,收購的事兒也不是啥大事啊,她這一出手就是一條大前門,兩瓶酒的,這禮有些太重了。

看了一眼沈明玉帶來的黃鱔個頭都不算小,達到了他們收購的標準。

看著沈明玉一個姑娘又懂得理,他也不好拒絕啊。

畢竟他們這是在城外,過來都得費一番功夫。

“你這黃鱔我收了,我這個招待所你別看著,但是這每天來的人都挺少的,能來得及我們招待所的,那都是領導或是幹部。

今天你帶來的20斤黃鱔,我就給收了,但是我們這吧,每天用不了這麼多……”

最終約定了隔一天送一回,每次送的斤數,他都會提前跟她說。

男人也是看在沈明玉講道理,出手大方的麵子上才想著收對方的黃鱔的。

沈明玉給我給他送了一些剩下的雞蛋糕,男子挑眉,“這樣吧,下次你順帶來的時候送30斤雞蛋糕來,20斤的黃鱔好吧?”

“以後要多要少,我都會及時告訴你的,你這姑娘家家路上得小心一些。

這是你姑姑吧,以後讓你姑姑來吧,你這姑娘長的太漂亮,路上不安全,容易被人盯上。”

縣招待所這一邊定下的采購數量是隔個兩天給他們送個20斤。

這樣平均下來就是每天都有個十斤,按照一塊四來算的話,一個月就能抽個300斤,大概就是300多塊的樣子。

沈明玉想到這,這臉上笑的就越發的熱情。

沈櫻蘭英蘭這走的時候,還有些懵懵的,怎麼就這麼一會兒的功夫,就把這事兒給談妥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