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製茶床、白瓷茶盞、紅泥炭爐,以及竹茶焙、銀茶籠、茶鈴、茶碾並茶匙、湯瓶……等了半天也沒吃上一口茶的惜春,看著這琳琅滿目的茶具猛地恍悟過來,“茶百戲!?”
這可是世家女才會去學的分茶技藝,惜春看向黛玉:“聽說上個月蘭禎姐姐在你們家辦的賞茗會上分出了一幅‘鶴鹿同春’和一幅‘鬆下對奕’?”
“是呀,還有晏明珠的‘牧童遙指杏花春’、姚伊人的‘萬菊開’、孫琳的‘水心蓮動’……”黛玉抿唇笑道:“她們都好厲害呢,我這陣子都在琢磨這個,你有興趣,且看一看。我會告訴你,小說更新最快的是眼.快麼?”
惜春點了點頭,目不轉睛地看著黛玉取抹茶、注水,調茶膏、再注水、擊拂……動作嫻熟優雅,揮灑自如,如行雲流水,很快在茶湯上點出一副“春燕銜柳”。
春燕展翅,喙銜春柳,畫麵栩栩如生。
惜春伸手接過那盞茶,細細品茗。“還不錯!清香,飲完整個口腔仿佛還充盈著一股說不出的清氣。”
跟平時衝泡茶葉出來的茶比較,不僅天然翠綠,其味也更青一些,味道獨特。
“分茶除了技藝,用具和碾茶也極為重要。好的碾茶才能研出細膩的茶粉,才能衝出鮮綠漂亮的茶湯,久置無痕。”
……
“人走了?”蘭禎走進玉粹軒的時候黛玉正在將放到外麵曬太陽的碗蓮移回屋裏。這兩個月她借著學規矩,連一些不想見的客人都推了。
“嗯。”黛玉拭幹手,同蘭禎一起走到次間炕上坐下,“姐,你說娘什麼時候到?”
甄敏說會進京幫蘭禎準備大選,隻是這樣一來必然錯過林赫秋闈的最後結果。
“過兩天吧。”蘭禎算過時間,也差不多就這幾日。“惜春過來說王氏的事?”
黛玉點了點頭,“外麵都看笑話呢。”接著又有些頭疼道:“不年不節地,寧府和薛家也送了厚禮過來。”
“也沒什麼,她們送你就收下,以後有機會還一份回去就是。”
可能是原著劇情大幅度改變,王熙鳳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婚前就對賈珍的花心有了準備,拿捏起賈珍得心應手,她的四個陪嫁丫環,平安喜樂,除了家生子的安兒在她懷孕後提了通房侍候賈珍,其餘三個或許給她的陪房,或嫁了寧國府的管事,如今都被她提了管事嬤嬤,成為她掌家理事的得力臂助。
王熙鳳娘家得力,又有兒子傍身,寧國府在她的治理下規矩慢慢嚴整起來,內宅清明了許多。
賈珍本就喜愛王熙鳳的品貌性格,見她給自己生了兒子,又不嚴管自己風流,反而對她生出敬重之情。甄家倒台,九皇子失勢,也沒有因此怠慢王熙鳳。
寧國府家業厚,盡管賈珍手寬散了不少,卻還不到寅吃卯糧的地步,後來王熙鳳陪了豐厚的嫁妝,又重新整理家業,日子卻過得極寬鬆體麵。
因此,在京中誥命夫人的交際圈裏,王熙鳳給人的印象還是很爽利得體的,與榮國府二房的王夫人並不相同。
王熙鳳常帶秦可卿出門應酬,慢慢地,許多看不上秦可卿出身的夫人對她的印象也好了起來,往來的人一多,賈珍顧忌也多,再加上王熙鳳給賈珍買了兩個揚州瘦馬放在他房裏,一段時間見到不喜歡了便賣了重買,時間一長,賈珍也熄了覬覦之心。
說起來,寧國府投靠九皇子還是有好處的,比如原著中直到秦可卿死後才捐了個五品龍禁衛的賈蓉,這世娶了秦可卿不久就在九皇子的幫助下謀了五城兵馬司一個副指揮使的實職,每天幹勁十足。
撇開以前的政治立場不談,蘭禎對現在的寧國府還是很看好的。
可惜,他們現在跟著王夫人一通鑽營,反倒壞了上麵的印象。
封靖明聽王妃姚氏說王夫人又搬了一大箱子的東西請見賈元春,眉頭一皺,內心生出一絲不安,問道:“這王氏搞什麼鬼?府裏是虧待賈氏了還是怎地,現在是緊要關頭,別讓這些無關緊要的小人壞事。”
姚王妃無奈道:“王爺不知道,此事已鬧得滿城盡知了。也不知這王氏是愛呢還是害女,打從父皇立了您為皇儲,她便趾高氣揚一副未來皇妃生母的驕傲模樣,偏偏不少人吃她這一套,整日奉承於她,京裏不少夫人看不過去呢。”
“趕緊地,讓她消停一些。賈氏那裏你也別手軟,該敲打就敲打,其他人也一樣。”封靖明極為不悅,賈元春也罷了,明郡王府這樣的女人不少,隻王氏這樣名聲敗壞心腸狠毒的人竟與自己的王府有關係,還被她鬧得天下皆知,這讓他想起來就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