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況,林家雙姝確實才貌雙全,她也算廣聞博記,但論起真才實學,不說拍馬難及林家姐妹,連三春也稍有不及。進了肅郡王府她才知道,金閨玉閣中有一技之長比博聞廣記更有優勢。
人有優缺,方能更好地與別人交流。圍繞在封泰如身邊的女子,如原著中史湘雲一般天真的少,像三春一樣有諸如顧忌的更少,她的身份是眾人之中最低微的,誰會賣她的帳?吃了一兩次虧,薛寶釵很快調整了自己的心態。
東琴引著幾人來到書房。
辛夷塢的正房有五間,後頭有靠山抱廈三間,左右配房各兩間,分別為庫房、小廚房以及貼身丫鬟和教養嬤嬤們的住處。正房中間為待客廳,左次間為蘭禎坐臥起居偏廳,稍間為寢室,皆設檻窗,步步錦支窗;右次間、稍間打通做為書房,隔出一小間放置琴棋書畫、筆墨紙硯等文玩物什。
書房極為寬敞,靠北是一整排的綠檀木書櫃,上麵按經子史集等分類擺著密密麻麻的書籍,書櫃前置著一張綠檀木大案桌,桌麵左邊擺著個水晶魚缸,裏麵養著兩尾錦鯉與魚草,中間放著常用硯台、紙鎮、玉尺、筆筒、筆床,右邊則磊著各種書帖;西麵靠南是與客廳隔開的珠簾羅幔,牆麵上懸掛著一幅黃公望的,左右掛著一副對聯,是蘭禎自己的墨跡,寫著:“既聞山石無假色,亦知草木有真香”,底下擱著一張長條案幾,上麵擺著個尺來高的金絲玉凍石鼎,淡淡的香氣緩緩透出,旁邊另有同一材質雕製的龍鳳紋小蓋罐,靠北擺著個綠檀木多寶架,架上擺滿琉璃硯匣、翡翠筆床、印章紙鎮、玉石木雕象牙筆筒、裝著湖筆、徽墨的各種盒子以及各種各樣的箋紙、宣紙、邊紙、棉紙;東麵是一麵黃花梨木雕竹紋裙板玻璃隔扇,腳底擺著一長方形青花瓷盆景,上頭假山流水亭台人物鬆柏藤蘿樣樣俱全,透過隔扇鏤空與琉璃煙羅,可見裏麵擺滿箱案古架長盒,古琴玉簫、長劍、鞭子、插放於瓷瓶裏的書畫卷軸……
而她們此行恭賀的目標人物正坐在南麵臨窗木炕上,嫻靜清雅之處與炕頭幾上擺著的那碗“玉缽”蓮,相得益彰。
“蘭姐姐。”惜春開口喊。
蘭禎側首瞅了站在門口的她們一眼,“你們來啦?且等我一會兒。”將挑出來的硯台一一放到特製的檀木匣子裏。
“蘭姐姐,我們是來恭喜你的。”惜春走了過來,她們的禮物已經交給了東琴。“聽說你大選指給端親王做王妃,你真是太厲害了。”
迎春幾人也同聲道了:“恭喜。”
“謝謝。”蘭禎輕笑,陽光下膚色如粉似玉。
探春看著她玉蔥似的手將十二個大小不一的盒子疊放起來,好奇地將目光移到擱在蘭禎身邊的小箱上,“裏麵就是表姐新製的澄泥硯?我們能瞧瞧麼?”
“怎麼不行。”反正最好的她已經挑了出來。蘭禎見薛寶釵目光停在她裝起的檀木盒上,也不以為意,喊了西雅將它們收起,說道:“這些是準備進上的,就不給你們看了。其實樣式跟留在箱子裏的差不多,不過寓意好些。”
澄泥硯如其名,乃是以泥燒製的,之所以稱為澄泥而不稱為陶硯是因為其工藝與普通陶硯頗有不同之處。在蘭禎待過的兩個時空,它成熟於唐晚期,至宋時大行,頂替了礦材枯竭的紅絲硯(即洮硯)成為四大名硯之一,直至後世仍赫赫有名。
蘭禎投生到這個紅樓世界,直到賈敏在京出事,她與弟妹於蘇州守孝,潛心琢磨起文房四寶,才發現這個世界竟還沒出現澄泥硯。
前朝時,瓦當硯才開始出現在文人的眼中,其時,秦漢遺址出土的漢瓦當已不多。而諸如端硯、紅絲硯、歙硯等名貴硯台也隻有富貴人家才用得起,更不用說一些材質、雕琢及銘文出色的極品硯台,已成了文人雅士的象征,隻富貴人家書香門第才有收藏。
追溯往朝,或許流行過銅硯、錫硯、竹硯、玉硯……但至從人們會製陶起,文人用得最多的還數陶硯,陶硯亦有好有壞,但不可否認,它造價低,適合廣大人民群眾。這世上,有錢人畢竟占少數,石硯好用可惜太貴。
蘭禎早就想找一個適當的機會讓澄泥硯出世。
“這是應該的。”寶釵笑笑,跟迎春幾個一起看這新出爐的澄泥硯。拿出一塊平雕犀牛望月的硯台,仔細觀看,隻覺得質地堅硬,色如碧玉,撫若童肌,輕輕一嗬,硯台便呈潤色,仿佛即可研墨,便知這硯比之市麵所賣上等陶硯還要好用。
她想試試研墨的效果,一時有些躑躅。
“我已經試過了,這些新製的澄泥硯細膩堅實,形色俱佳,發墨而不損毫,滋潤勝水可與石質佳硯相比肩。小雅,將案桌上方才研過的硯台拿來。”
“是。”西雅將一塊玉女靜思硯拿了過來,先前研的墨汁還未幹。
“這墨發多久了?”
“至少兩刻鍾。”
“你先清幹淨,再拿來。”探春存了心試驗到底。要知道現在雖不是盛暑,卻也不是像春冬那般寒潮,一窪之墨能經久不幹也是極難得的了。
親自在小炕桌上研了會兒,發現果然極易發墨,又用筆沾墨寫了幾個字,說道:“發墨容易,筆觸也好,不輸陶硯。”說著,又仔細觀察紙上的字,好一會兒才擱筆看向蘭禎,眼中滿是敬佩與激動。“墨汁均勻細膩,寫出來的字不會生蟲蛀。”
這澄泥硯一旦敬上,並推廣應用,林家在士林中的地位將難以動搖。想到這裏,她語氣略帶急促:“蘭姐姐,這澄泥硯可以大量製作嗎?”
一個女子,也能以這樣的方式振興家族,從此青史留名,流芳百世。
“可以呀。”
“真的?!”可以想像,從此後澄泥硯將大量取代陶硯。眾人眼睛閃閃發亮,薛寶釵更是完全說不出話。盡管她內心承認林蘭禎才貌超拔,卻沒想過她真能創造出堪比端硯的佳硯來,不比石質硯台昂貴,但在藝術造型與使用效果上卻毫不遜色,還能像陶硯般,大量製造!她能想象,澄泥硯一旦進入天下人眼中,必受文人雅士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