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朝蕭家村,乃是晉州、胥州、郢(ying三聲)州,三州交彙處的一個籍籍無名的小村莊。
蕭家村住了約莫百來戶人家,基本上都是蕭姓子孫。
有十來戶外姓人是上幾輩的人逃難躲到這來,隨後他們便在這村子裏紮根了。
因著在三州交彙處,三州官府也不知該哪一州來負責蕭家村,久而久之也就沒人管這個不起眼的村子了。
村子裏的民風淳樸,大家靠著自己耕種糧食養活自己,時不時做些玩意兒賣到其他州去。
蕭家村的人有個習俗,那就是極其團結、護短。
隻要住進了蕭家村,那便是蕭家村的人,不管哪家出個什麼事兒,大家夥都是義無反顧一股腦的往前上。
蕭家村田裏的麥子黃了一茬、一茬、又一茬。
蕭滿穀村長去年得了個小孫子,可卻瞧不見蕭村長有多高興。
每當有人祝賀他,他就皺著眉頭一個勁兒地砸吧煙杆子,然後歎著氣說。
“這有啥可恭喜的!都他娘第四個孫子了!長大了光吃飯都得吃死我啊!”
春夏交迭,秋冬更替。
日子就這麼一天天的過去。
三年,聽著漫長,可也不過就是一眨眼的功夫。
蕭家小柒已經是三歲的娃娃了。
小柒寶個子長高了不少,說話也嘰裏咕嚕地往外冒。
小柒寶的頭發被她娘梳了兩個小小的辮子垂在兩肩,五官也越發精致,每天被嫂子和娘親打扮得可漂亮了。
四五六哥每天帶著小柒寶去田間地頭野,什麼摘果子、抓魚摸蝦、捉泥鰍通通給玩兒了個遍。
爹娘不讓他們帶著妹妹玩這些,可是妹妹喜歡,哥哥們也很無奈。
三年前那釋空法師說的一番話,讓蕭家人還擔心了一番。
可這三年來小柒寶那是能吃能睡,和正常的小孩兒一樣成長,蕭老太這才放下心,不再每天提心吊膽。
上個月小柒寶剛過三歲的生日,蕭紀榮盤算著,那釋空法師應該這個月就回來了。
……
入夜。
“開飯啦!”
蕭老太喊了一嗓子,一大幫孩子從屋裏各處跑出來。
一張九尺長(三米)的大長桌坐滿了蕭家九口人。
蕭老太和蕭老頭坐在正中,小柒寶被她爹抱在膝上喂飯。
六個兒子眼紅得不得了,爹一到吃飯的時辰就賴著妹妹,哥哥們想喂飯的機會都沒有。
大嫂趙秀蘭溫柔地看著坐在公爹膝上乖乖張口吃飯的小柒寶,
她真真是太喜歡這個軟糯可愛的小姑子了。
小柒寶平日裏嘴巴可甜了,一口一個“漂亮嫂嫂”把趙秀蘭哄得心花怒放,有些什麼好吃的都會給嫂嫂吃。
可惜和蕭老大成親四年,卻還是沒有懷上,郎中也瞧過幾回,兩口子都沒有什麼毛病。
趙秀蘭心裏默默安慰自己,也許就是時機未到吧。
小柒寶吃了大半碗飯就飽了,她從老爹的膝上爬下來。
挪著自己的小身板,搬起自己的小椅子,在每個哥哥的身邊坐一會兒陪他們吃飯。
用小柒寶的話說,這叫雨露均沾。
小柒寶這三年過得可開心了,哥哥們都對她特別特別好,
村子裏的人也都可喜歡她了,每次看見她都要給她塞東西吃。
她雙手托著肉肉的腮幫子,小腦袋裏在想釋空師父到底什麼時候回來?
三年已經到了,師父說的那個機遇又是什麼呢?
小柒寶天生就是不一樣的,
三年前,師父和爹娘說的話她都聽見了,也都能聽懂是什麼意思。
更特別的是,他們要借助符紙等才能開靈眼,自己好像天生就能開靈眼,隨時想開就開,想關就關。
小柒寶還經常去歪脖子樹下和那個吊死鬼姐姐打招呼。
蕭小六一步都不敢去,那個吊死鬼讓他記憶深刻,每當看見妹妹抬著頭和空蕩蕩的空氣聊天,他腿都抖成篩子了。
正當小柒寶神思飛舞的時候,她的右眼皮突然跳了兩下,一種莫名慌亂的感覺突然侵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