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考個駕照有多難(1 / 1)

林瀚以為在穿越前需要各種文憑、各種證書那是科技和人工智能還處於低等階段才需要人類在複雜的機械操作中掌握技巧,特別是駕照這種沒天理的證件,那取得程度難如登天,還幾乎是人人得必備技能,沒想到在星際時代,依然要考駕照,而且是星際戰艦,所以坐在車上就開始上網翻看各種交通信號指示的用法和駕駛艦船的方法,

他看了一下,卻發現戰艦的操作方法簡單易懂,簡直就是傻瓜式的,隻要把身體用腦波放大器連接上,就能隨意的操作艦船,還有輔助智能操作,簡直不要太方便,而且可以用現有的操作技巧和神經反應速度,再加上艦船及裝備的輔助功能,就能發揮100甚至是200%的戰鬥力來

就跟武林高手一樣,操作技巧就是武功秘籍,光有武功秘籍還不行,還得有強大的內力(大腦的精神控製力)配合好的武器,那就能稱王稱霸!

你一個空手的肯定搞不贏拿著屠龍刀的,好吧有人說屠龍刀打不贏吸星大法,小爺拿微型核彈可以不?哇哈哈哈核彈我有、唯我獨尊!

就是那麼個意思,別太較真。飛船也一樣,各國按照各國的專精科技,所使用的戰術也不一樣,這就造成了艦船的設計理念和用途也不一樣。

林翰所在的共和國,就是以單艦火力猛、威力大、護盾和推進係統科技發達,不注重裝甲為發展方向的,因此共和國的艦船都是以火力猛,護盾厚,艦船靈活速度快而聞名的,

這是林翰最喜歡的戰鬥風格!但缺陷就是武器和護盾對能源係統依賴非常高,導致容易被能源幹擾器幹擾造成艦船能源核心的能量轉換混亂,而缺乏能源輸出,也就是能讓你缺電這樣坑的事情。通俗說就是容易被毀電。

當然你可以備足了充滿電的能量電池,不過缺點是能量電池這玩意太大占地方還重。

不過現在林翰還顧及不到那個層麵,因為他還在看著基礎的理論知識,一艘護衛一般安裝兩門艦炮,共和國的死神級護衛艦的艦炮就安裝在駕駛艙下方兩邊,用電機帶動可以正前30度小幅度調整炮口朝向,並由艦載智腦計算角度進行微調,這樣就能增加駕駛員從目標鎖定到發射的反應速度。

駕駛員隻要大略鎖定目標,隻要不超過30度,智腦就會非常快速的自動按照彈道進行微調,然後由駕駛員控製射擊。

你可以安裝各種艦炮發射器,有導彈,等離子炮,電磁炮,火炮,激光等等這裏按照各國的研究著重點和運用的戰術戰法的不同,各國的艦船對各種艦炮發射器的加成都有不同。

一般來說除了導彈和激光外,各種發射器的主要原理是將彈殼裏的等離子體包裹的彈丸核心或已經是等離子化的彈丸核心,用發射器將等離子體加速再發射出去。

因此根據艦炮的加速方式不同,又分為磁軌炮、高斯炮和壓縮線圈,這種毀傷方式的好處是毀傷效果好,射擊速度快、彈丸散布麵積大。壞處是彈丸飛行速度相對慢,對智腦的計算能力要求高,命中率低,越遠越低,因此有效射程近。

那麼共和國的方法就更牛皮了,他們直接在彈殼裏加裝小型的粒子發射物質將特定的彈丸用艦炮約束其發射方向,再將彈丸發射出去,發射出去的彈丸立刻就有了亞光速。

還可以根據發射的彈丸物質的不同,而配上更易推動彈丸的粒子發射物質。但缺點同樣明顯,彈丸的質量不能太高。

就比如我們的可見光其實也是一種粒子:光子,隻不過它是光速運動的,用技術將光子束縛、壓縮來加大光子的推動力,進而將物體推動,說白了就是直接將炮彈殼作為一次性發射器將彈頭瞬間以亞光速發射出去!(沒看懂的你就將現代炮彈彈殼裏的發射藥替換成光粒子,這樣就能理解了,如果還是沒看懂,那是饅頭的表達能有問題,絕對和讀者大大們沒關係,你就當彈殼是彈頭的推動裝置就好)

因此共和國按照口徑和用途將艦炮分為了加農炮和榴彈炮,好處就是發射速度快,威力大,艦炮需要的能量不高。壞處是有效射擊距離隻能按照彈殼的裝藥而衡定,彈藥生產成本高。

基本就是這樣,但是戰艦是一個複雜的武器運輸和武器發射平台,為武器及其他裝備提供一個架子,軍事裏這個就是稱為作戰平台,就像一輛坦克,沒有安裝火炮、發動機、油料、裝甲和武器,那就是平台而已,至於裝導彈發射器還是火炮又或是火焰噴射器,或者是汽油、柴油發動機等各種裝備你自己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