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可順理成章對佛門出手,懲惡揚善毫無束縛豈不美哉?
二是殺生寺內曆代丹藥存量頗多,外界的舉世珍寶在寺內隻是尋常,我此番給少俠留下小還丹二十顆,療愈內傷有奇效,另有大還丹三顆,有起死回生,增進功力之能,昨日危急之時喂你那丸便是此藥。
三是殺生寺藏經閣彙聚天下佛門各祖庭之精華,有大量典籍秘本,對少俠武功進境頗有益處,若入吾寺,少俠可任意觀之。
若少俠有意,可前往冀州大禪寺尋淨晦師兄,他會接引你入門。若少俠有事尋貧僧,亦可往大禪寺去信,由其轉交給我。
另感謝施主點撥,此番幸甚明悟,給天下人傳佛法,卻不是讓天下人都念佛,香火興旺隻是表象,眾生解脫才是要旨。
今日暫別過,江湖再聚首!
淨明拜謝,阿彌陀佛!
……
王索明看完信,一時呆住,這和尚來頭如此大?
又看看手裏其貌不揚地兩個藥瓶,拔下瓶塞湊近聞,一股強勁的藥力直衝口鼻,好東西啊!當即給王大郎喂一顆小還丹後迅速藏好。
至於當和尚,哥們要是去了,豈不是棄李三小姐於不顧,斷然不可能!
不過麼,藏經閣書多是吧,好地方我記下了。
紅袍和尚走了,忙著趕去下一個爛攤子,不知他能收拾到幾時?佛門講究放下執著心,而他監察各寺,行事隻憑正氣和仁心撐著,這正氣和仁心說到底亦是執念,如此強烈的執念不除,又怎能成佛?
王索明又想起了佛門的殺生戒律,或許從淨明進入殺生寺那一刻起,就不再追求成佛了吧。
淨明前腳走,趙武後腳就來,將王氏兄弟請回縣衙錄口供,大概聽二人講述經過,趙武揮毫自顧自地寫著,寫完給二人一看,咦?和尚精通刀法,連斃數人。
趙武拿來一袋銀子說道:“賞錢一分不少你們的,就是這說法得改改,王大郎你行鏢跑江湖,聲名蓋過實力不是什麼好事。王四郎就更別湊熱鬧,好好把院試考了走讀書正途!”
“當時現場人不少,萊州如今流言四起,你們莫要多說,明日縣衙正式張貼陳情文書,一切以文書為準。”
二人連連稱是,紛紛道趙捕頭想的周全,為謝其好意,又連塞幾錠銀子給趙捕頭,把他美的喜笑顏開。
出了衙門,一架綠呢小轎停在街麵,見王索明將過,帷幔掀開,露出一張宜嗔宜喜的清麗麵孔。
這才第二日,山民們便把三人雨夜上落烏,惡鬥淫僧救婦孺的事跡傳得滿萊州都是。
“你……身體可好?傷著了嗎?”李三小姐眼中波光盈盈,眉心微蹙,認真地打量著他。
“我……”王索明不知為何呼吸有點急,眼神飄忽道:
“全然沒事,小生隻是趕了個熱鬧。三小姐勿要擔心。”
“沒事就好,呼~”李三小姐看他也無大礙,舒了一口氣,攤開手掌,一個晶瑩的綠瓶子躺在白皙的手心。
“喏,這是我去廣濟堂求的,最好的金瘡藥,你先收著罷。”
王索明取過瓶子,碰到李三小姐的手掌,軟和,溫熱,帶有一縷香氣。
兩個人的臉刷地一下紅了。
沉默片刻,王索明開口道:“李三小姐厚愛,小生身無長物,唯有殘詩一句贈得。”
在美目盈盈的注視下,王索明鋪開宣紙,揮墨寫就:
花不盡,月無窮,兩心同。此時願作,楊柳千絲,絆惹春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