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壇寺人口販賣案奏報上去後,在朝廷引起軒然大波,隆盛帝盛怒下對善世院佛教首座大為申飭,同時對萊州知府張永誌多加獎掖;然而對真正起到作用的官麵人物洪知縣,卻以治下人口販賣猖獗之名,功過相抵輕輕揭過。

洪縣尊聞訊幾欲崩潰,卻收到坐師林尚書來信,信中寥寥數語:

雷霆雨露俱是天恩,你已簡在帝心矣。

洪縣尊悟了半夜,得其深意後又轉為狂喜,連夜給送他功勞的徐壽寫了幾張拜帖,可在鄉試中助他一臂之力。

胡千戶亦有來信,信中把申金虎罵了一頓,訓他為何不幫紅袍和尚攻上落烏山,好讓赤衣衛分些功勞。

申金虎一臉懵逼,我幫紅袍和尚打金壇寺和尚?我踏馬有病我?!

……

隆盛五年七月五日,齊心印坊。

“筆、墨、紙、硯,唔,這個不好,太沉,換一個。”

“卷袋、鎮紙、考籃,哎,再來件衣服。”

蒼老的聲音在一件件點選。

徐壽已經出發前往臨淄準備秋闈,王索明的考前事宜自然是張老秀才在關切。

王索明穿上長衫出了房門,印坊眾人在門外頂著濛濛細雨排成一列,齊刷刷地看著他。

王索明咧嘴笑了,有些不好意思。

“去考吧索明,文曲星看著哩,我們印坊這麼多人沒日沒夜地辛苦,書冊遍布萊州,都算是給他幹活,他會保佑你的。”為首的趙師匠抽著煙鍋含笑道。

“索子哥,這幾隻幹炸扁口魚你拿著,俺娘特意為你炸的。”侯二河遞來一串金黃酥脆的炸魚。

“師弟,這葫蘆酒水裝好,幾天都壞不了!”王四把一隻葫蘆掛到王索明身上。

王索明拜謝眾人,和張老秀才一道打起傘離了印坊。

貢院外的巷子裏,一隻綠傘正在翹首以盼。

“你來啦!”銀鈴般的聲音充滿喜悅。

王索明已有預料,露齒調笑道:

“李三小姐,勿需擔心,一個秀才而已,小爺我手拿把攥。”

“嘻嘻嘻。”李三小姐眯起眼睛,唇角向後,開心不已。

“給你!”

一件厚實的大衣被小姑娘吃力地遞了過來。

王索明趕忙接過,手感不錯,分量不輕。

“李小姐,這還是七月啊。”天啊,我連長衫都不想穿,你給我這麼重的袍子。

“天天下雨,晚上多冷呀,你可別凍著!”李三小姐脆生生地叮囑道。

“多謝小姐美意,那這個也給你!”王四郎遞出準備好的卷軸。

“哇~!”打開卷軸,李三小姐瞪大了杏眼。

畫中,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正撐著傘在雨中顧盼,婀娜多姿,明豔動人,與此情此景頗為相象。

“我想著畫的,倒真被我猜中了,除了傘不是紅的。”

“四郎~”看著遠去的身影,李三小姐心中一片癡迷。

到貢院後,小吏先是看過王索明的準考證,又驗過保人也就是張老秀才的牙牌,放他進去。

“記得就吃自家麵餅喝自家水!”張老秀才抖著胡子在身後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