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州既定,冉大人沒留幾天,就先行回京複命去了,王索明婚娶的中人事宜後續由洪同知代勞。

洪同知過府,換過王索明同李三小姐的生辰八字。

這便是六禮之二問名,接下來第三步,喚作納吉,即根據八字占卜二人姻緣是否和睦。

齊魯大地的命理術算一道,當以蓬萊劍派易掌教為尊,其一手紫微鬥數高深莫測,更有傳聞其已修成望氣術,隻消看你一眼便知半生命數。

李府本欲將二人的八字送至蓬萊,卻得知易掌教外出辦事不在山中,隻能就近請城內宮觀的高功大德孫真人出麵。

這孫真人雖測算有術,但卻是個偏狹之人,聽聞自己隻是二選,登時不悅,看在李府的麵子上,勉強合了八字,一麵想著近幾日城內的風言風語,一麵批下了判詞:

災害壘起,錢財散敗,一生艱辛,事與願違。

福伯看著判詞左右為難,想請孫真人再核對一番,話剛出口,卻被一聲冷哼端茶送客。

休言八字,古往今來門第懸殊的,有幾個好結果?貧道測算求財,但招牌比浮財更貴重,倘若自己改了美判,這二人後續多半不合,這要是傳揚出去,名聲就要垮上一截。

如今惡評不過是個餌頭,他們日後真有坎坷,第一個念頭便是尋我解厄,若二人僥幸夫妻相得,隻消一句磨難未到,亦可輕輕遮掩過去。

福伯隻好另找兩家來算,最好的也不過是吉凶各有,甘苦共存之詞,無奈先給老太太送過去瞧瞧。

老太太看罷卻並不在意,將判詞放到一旁,對憂心忡忡的福伯笑道:

“老夥計,無須多慮,這方士們說的話要能算,現在大位之上還是始皇帝哩!”

福伯精神一振,連連點頭。

……

王索明家中,易道長不緊不慢地咽下最後一口飯食,再飲上半杯香茗,通體舒泰,愜意無比。

“道長,你幾天沒吃飯了?”

王索明看著麵前杯盤狼藉的飯桌啞然失笑,自己一麵做,道士一麵造,自己剛剛做完,這道士竟也造完了。

“無量天尊,嗝——”易道長一臉尷尬,神情扭捏,頗有些過意不去。

“無量天尊,貧道在山上辟穀,三五日食一次方可,但見了小師兄的佳肴,肚裏饞蟲大動,竟隻知胡吃海塞,實在是不該,嗝——”易道長羞愧地滿麵通紅。

他也不知王索明在飯菜中施了何等妖法,向來少食五穀,多取餐風飲露的他,聞見那香味後好似餓了一百年,停都停不下來。

這也不怪他,王索明將前世的經典魯菜烹出來幾道,什麼爆炒腰花、糖醋裏脊、四喜丸子,一品豆腐之類的,相比之下禦膳什麼都是弟弟,屬實降維打擊。

“我做菜就是給你吃的,道長不用客氣。”王索明笑嗬嗬地說道。

“無量天尊。”道長單掌作揖,再次道謝。

“索明,索明。”王三郎推門進來,舉起茶水就灌。

“三哥,怎得如此幹渴?”王索明起身,準備再去料理幾道菜。

王博明擺手不答,一氣喝罷,見這邊正好有個麵目文雅的道士,想來是索明的文友一類,便過來攀談。

二人敘了片刻,王博明突然問道:“道長,你也算內行,這八字合婚,到底準不準啊?”

易道長微微一笑:“姻緣一詞,即然喚作緣,怎會被生辰年月盡數決定,男女之事,到底不過是人事,最後如何,還是要看人。”

“我想也是。但舍弟訂婚,我拿著雙方八字去看問,娘的,沒一家說點吉利的,老子磨破嘴皮,又掏了不少銀錢,才求出來個幾句善詞。”

說罷,摸出一張紙給易道長看:

締結良緣,夫妻相敬,家道和諧,日見昌盛。

易道長眉頭一皺,這判詞一點命數特點沒提,全是車軲轆話,水平未必也太次。

“索明和女方八字給我看看。”易道長覺得不能白吃小師兄一頓飯。

王博明趕忙拿出一頁紙,上麵有二人姓名、生辰、出生地等信息。

易掌教一番堪合掐算,心裏疑惑漸起。

僅按合婚八字,二人婚姻不過中平之數,怎會如此多家給了下評?

他今天剛進城,倒是還未聽說這樁姻緣的諸多風聲,自然不解。

任哪個算命的打聽到,丈母娘知道女婿姓名後昏了過去,還能忍住不給下評的,隻能說功夫沒練到家。

尋常算命占卜,三分靠算都屬不錯,搜查消息打聽跟腳是三分,現場察言觀色臨機應變又是三分,眼下城內風聲湧動,哪個先生會但憑掐算給結論?

光會說吉利話,賺點小錢容易,可往後破煞改運這種大生意,有誰會找你?

故而眼下城內卦者,對這樁婚事,齊齊給出了下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