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君道:“老師曾與我言,這逆天殺劫牽扯甚大,無論仙神妖魔,還是世間眾生皆在劫中,福澤淺薄者當化飛灰。這三百六十五位正神本注定隻能修神道,受奴役,奈何天數已變,故今日我將與兩位師弟一起抹淨這封神榜,送這一幹人等前去輪回,並商議如何再簽這封神榜,兩位師弟意下如何?”
通天教主道:“老師即已知會於你,我也無甚意見,隻是上次你折我麵皮,待這逆天殺劫起時,你我需再做過一場,方能罷休。”
老君笑道:“本該如此,到時再領教師弟手段。”
三人不再多言,各自抹去自己門下弟子姓名,待封神榜上姓名抹盡,元始天尊便把招魂幡一揮,隻見那八部三百六十五位正神的真靈頓時飄起,落入輪回之中,也不知投胎到了何方。
老君道:“既然這正神已經下界,那其他遊神天兵,仙人妖魔也需選出一部分落入輪回轉世,以應諸生輪回應劫一說。”
通天教主拿出一張榜文,道:“我截教諸人皆在此榜之中,上次殺劫我截教上榜封神者最多,此劫該輪到你闡教了。”說罷隨手勾掉幾個人名,那被鉤中之人自是落入輪回之中應劫而去。
元始天尊道:“我也不與你爭,我闡教之人一向順應天數,即使轉世應劫,也能化險為夷。”說完也拿出一張榜文,勾去數人。
通天教主道:“現如今封神榜已空,是否要再簽姓名於其上?”
元始道:“這是自然,那玉帝雖不如昊天上帝之強勢,但畢竟也是仙界之主。現正神已去,而其他仙人對其命令多是陽奉陰違,如今隻有些遊神天兵還受其管製,這封神榜自然還得再簽,還應是合三百六十五之數,待殺劫過後,受玉帝管轄。”
原來那修得仙道者,雖名義上奉玉帝為仙界之主,聽其號令,而私底下卻不把其命令放在心上,隻因一來玉帝本身修為甚弱,二來玉帝是凡人直接上天登基,未曾修過道法。在仙界除開仙人和八部三百六十五位正神之外,還尚有十萬天兵及一些遊神,這些人都是些資質平庸之輩,因修仙無望,而又想跳出輪回,所以甘心受縛,修習神道,聽命於玉帝。
通天教主道:“既然要重簽封神榜,那你闡教之人應占多數,你快快提名其上。”
元始道:“我闡教之人都順應天數,隨天道變化而行,雖有劫難,但應劫而滅者自是少之又少。倒是你截教中人,往往逆天行事,我看這封神之事,你截教應多多提名,免得到時化為飛灰。”
老君道:“既談不攏,且暫時打住,各自回宮,這簽封神榜一事定要走上三回,這也是命數,三日後來此,我們再行協商。”
老君言畢,三人便各自回宮不提。待回到八景宮,老君祭出玲瓏塔,說道:“蚩尤,殺劫將至,你也下凡去吧。”
隻見玲瓏塔光芒一閃,蚩尤的靈魂便出了肉身,離了那玲瓏塔,奔輪回而去。老子又道:“你這兩蠢物,倒也有番機緣,也投胎去吧。”說罷,玲瓏塔光芒又是一閃,黑熊山雞的肉身被毀,真靈也奔輪回而去。
且不說各方應劫之人紛紛輪回,這人間界也是紛亂非常,從薑子牙封神之後,經周、秦、漢、三國、兩晉之朝。晉自五馬渡江,遂分南北朝,然後北朝又有五湖亂華,分東西二魏。那時諸侯各自立國,是以天下多分,當時周滅齊,一統江北,周朝隋公楊堅又篡奪周國,改國號為隋,至此一千七百年已至,殺劫便起。
這隋主即位之後,倒是英明異常,當時文臣武將,都是賢達之人,所以大隋漸現拓土開疆,一統天下之勢。大隋皇後獨孤氏育有兩子,長子楊勇乃是戰時所生,取名勇字,是楊堅希望他能跨馬彎弓,上得戰場,因是長子,便冊封太子。次子楊廣,出生之前,獨孤氏夢到有龍入夢,隨後成鼠,自稱此為龍鼠之兆,講與那楊堅。楊堅大喜,為其取名為楊廣,是取守成寬廣之意,因為次子,封為晉王。
這晉王楊廣乃是天喜星的一半真靈轉世,封神之前便是商紂亡國之君紂王殷壽。為何隻是一半真靈?原來在紂王輪回之時,三魂七魄一分為二,其中一魂四魄便投到了楊廣之處,另有二魂三魄卻未成人身,轉世成了一隻老鼠。
楊廣前世既是紂王,又豈是安於人下之輩,雖為晉王,卻時刻盯著那太子之位,隻是一時無法,心中煩惱不已。就在楊廣煩惱之際,突有下人來報,說有道法高明之士在門前求見。楊廣趕緊出門,卻見一賊眉鼠目的道士站在門外,一雙滴溜溜的賊眼盯著自己轉個不停,心中頓時不悅,暗道:此人一副猥瑣形狀,那有半點仙風道骨,這下人辦事也太不利索,連個人都看不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