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李大家的正在外麵候著。”
“叫進來吧。”元春聞言,撂下筆,從書案邊來到外間兒的羅漢床上,這才讓大丫頭傲梅叫人進來:李大家的正是如今這莊子的內管事,莊子總管李大的媳婦。
元春坐定,貼心的大丫頭傲梅又遞了手爐過來,外麵的二等丫頭得了信兒,才打了簾子,請李大家的進門回話。
李大家的一瞧便知是個精明爽利的婦人:一身衣裳整齊合身,卻無太多紋飾,進得門來便規規矩矩地行了禮。
元春等她禮畢起身,才笑向傲梅道,“給李媽媽設個座兒。”
李媽媽謝過之後,便坐了下來,卻不敢坐實:她也是明白人,自家在榮府也有些親朋,自然也打聽了一番二老爺和二太太所出的這位大姑娘,知道大姑娘是個“厲害”的主兒。她和她男人打一開始就言行恭敬至極,哪像原本管著廚房的王家婆子那個老貨,仗著自家跟二太太的陪房周瑞家的有些關係,竟為著大姑娘夜裏要吃碗熱粥,便要拿捏一番大姑娘跟前的丫頭,結果被大姑娘跟前的婆子抽了兩個嘴巴,如今還關在柴房裏沒出來呢。
李大家的比王婆子消息靈通太多了:大姑娘不日便要進宮待選,可是要做貴人的!別說你王婆子一個二太太陪房的親戚,就算是周瑞家的,若是惹了事,也一定要打發出去的!
再說,關住王婆子,自家最起碼耳根子能情景不少。
李大家的心裏這般琢磨著,端坐著的元春拿了傲梅捧過來的茶碗,掀開碗蓋嚐了嚐,才又輕輕放回了小幾上,碗底兒和桌麵相觸,清脆的一聲“叮”,讓李大家的瞬時回神。
元春麵帶微笑,不疾不徐地開口,“李媽媽,那一家人可安置妥當?”
李大家的回道:“回姑娘的話,那家子小姑娘高燒不退,那家男人許是通些醫術,原本打發出去請大夫的人讓他攔住了,夫妻倆倒是一起央求,求些藥材。”
元春問道:“可拿給他們了?”
李媽媽陪笑道:“帶那家子的男人去了庫房一趟,今早兒打發人再去瞧,那小姑娘竟是醒了,燒也退了。”
元春的視線忽然飄遠,沉默了半晌,方輕聲道,“既然求到咱們門口,如何能拒之門外?天子腳下,怎能做那見死不救之事?”
這話外之音無非是真有人求助,卻在自家莊子出事,若是讓“有心人”得知,恐怕得不著什麼好名聲。元春即將進宮待選,這等時候必得小心謹慎。
李媽媽雙肩一僵,旋即抬起頭又半截兒猛地收住,重新垂了下去……這一切全都落入元春眼中。
顯然,她聽懂了。這一家子果然都是明白人。
不止是李管家夫妻,連他家的兒子閨女都不是俗物。前世這一家人早早得了恩典,自立門戶不說,他家的兒子還中了進士做了官,甚至寧榮兩府敗落、受清算的時候,也沒受任何牽連!
這就不隻是聰明,甚至都稱得上是明智了。
若能收服這一家子,定是自己的好臂助!元春思及此處,點了點頭,“做得很好。”她還要在這郊外的莊子住上一陣子,一切都不用急。
頓了頓,元春又道:“等那家小姑娘病愈,叫進來讓我瞧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