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這樣看,此人不但不衝動,反而非常精明,這讓寧王對孫誠有了興趣。
來到田莊,孫誠已帶著黃狗蛋一行人早已等候在那裏。
寧王從馬車上下來,眾人立即跪下,行大禮,“參見王上。”
寧王看站在第一位的書生橫樣的人,知道他就是孫誠了,見他玉樹臨風,一副風流才子模樣,也是點了點頭,不愧為有絕世天才之人。
“平身。”
眾人道:“謝王上。”
孫誠也偷偷的看了寧王一眼,寧王約三十多,正當盛年。
一身蟒袍,相貌不凡,儀表堂堂,一臉須髯,很有男子氣概,高大卻不粗獷的身材,麵容不怒自威。
孫尚上前,給寧王介紹了一下,“這是犬子孫誠,也是他發明了肥料。”
“孫愛卿,令郎是不是國之柱石,一切要等看了田地再說。”
孫尚知道,寧王要見到真憑實據,如果肥料的事是真的,那兒子自然是國之柱石,寧王將不吝賞賜,孫家將一飛衝天。
如果是假的,別看孫尚曾是潛邸之臣,但欺君之罪後果自然很慘的。
“請寧王隨我來。”
眾人隨著孫尚來到田地,看見那一畝實驗田,種過地的人馬上就知道,這畝地的水稻比同時期的水稻要高大一些,稻穗也多,稻粒也非常飽滿,
寧王是寧國第三代君主,他可沒有下過田地,隻是在春耕時,在先農壇找一塊地弄條水牛意思意思。
所以他對這畝地的水稻長勢並不是太清楚,能產多少糧食他也不知道。
他使了個眼色,汪恩馬上安排皇莊管理太監帶人上前查看,一邊查看,一邊在和孫誠、黃狗蛋詢問一些事情。
一番察看、詢問過後,皇莊太監一臉激動,手捧著稻穗不住的顫抖。
小跑著來到寧王身邊,撲通一聲跪下了,帶著哭聲道:“王上,奴才看了,這一畝地畝產確實能達到六百多斤,甚至七百斤也有可能。
孫公子不愧為是大才,說是神農轉世也不為過。”
汪恩看著手下人在寧王麵前哭泣,馬上喝斥道:“你怎敢在王上麵前失態,還不去慎刑司領罪。”
“奴才這是情不自禁,若是孫公子能早生幾年,我娘也不會在綿清大災中將最後的糧食給我吃,自己卻餓死了。”
眾人聽了,也想起了寧穆王時發生的一次大洪水,那時綿清平原大雨連下十天,綿河、清河等較大的河流全部決堤。
淹沒十數縣,受災百姓幾十萬,朝廷也也曾極力救災,無奈糧食不夠,還是有十幾萬人不是餓死,就是淹死、病死了。
寧王歎了口氣,“算了,這不怪他失態,那次死的人太多了。”
張計見場麵不對,這是喜事啊!怎麼搞成這樣?
“王上英明神武,在王上的福蔭下,孫誠才能發明這項技術,王上應為首功。”
孫誠無語,沒想到,那五大三粗的鎮國公拍起馬屁來與我爹也是不遑多讓啊!看來能當上大官的都不是普通人。
眾人忙跪下,“王上英明神武,洪福齊天。”
寧王知道這是馬屁,但心中確實非常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