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都是一件器物從頭做到尾,這樣有人手藝好,有人手藝差,良品率不高,進而成本也高了。
現在那些普通工藝都用普通工人,隻有重要複雜工藝才用老師傅幹,這樣,良品率大大提高,成本自然也就降下來了。
要建立生產線,最主要的就是產品各部件通用,孫誠熬了好幾個晚上,生產了統一的量具。
這樣各部件的尺寸一樣,生產線也就可以建立了,也讓售後維修更加方便,使得產品更受市場歡迎。
這時,一些老師傅也就多了出來,將他們辭退,不利於孫家的名聲。不辭退,又會多出工資成本。
正好四大世家要撬人,孫夫人也將計就計,根本不予阻攔。讓許多老師傅隨意跳槽。
剩下的也就是對孫家最忠心,那些老師傅孫夫人都工資加倍。
這樣在孫誠的技術推動下,不但增加了產量和質量,還降低了成本。
生產出來的貨品,降價後不但沒有虧本,還小賺了一點。
但在總的方麵,孫家還是在虧損。但虧的少多了,孫家第一次在商戰中獲得了優勢。
孫誠見形勢改變,孫家拿下商戰已不成問題。
他又憊懶了,每天又是睡到日上三杆,下午不是去月桂書寓,就是去瀟湘書寓。
他知道,自己以後再也不能這麼舒服了,隻要農技司成立,他就要上班了。
雖然他能摸魚,但也不能太過份,還是要拿出點工作成績出來。
畢竟自己部門最大的上司,就是自己的父親,總要給他一點麵子。
所以,趁這個時候,他要好好的享受一把。以後將依柔、如煙納進府,去這兩個地方的機會就會少了。
這天,他又是睡到日上三杆,他準備去瀟湘書院,今天輪到如煙了。
他要去問問,那內衛司有沒有搞定如煙、依柔贖身的事?
剛出門,就見到街道司的司長常生,他正指揮著人修著孫府外麵的下水道。
孫誠打了個招呼,“常大人,你怎麼又親自來了。這下水道好像是昨天在報修的,你以前不是說要排隊嗎,怎麼這麼快就修上了?”
常生回頭看見孫誠,“孫公子為民作主,將那糞霸逐了出去,又免費幫百姓清糞,大大減輕了百姓的壓力。
讓我深感欽佩,聽孫府報修下水道,所以也就破例插了一下隊,我想百姓們是不會計較的。”
孫誠以為常生在都察院中被人排擠,那性格大半是撞了南牆也不回頭的那種。
但常生能拋下讀書人的麵子,自己親自上房頂修衙門。就衝這一點,就讓孫誠對常生有了一些好感。
今天看來有時他也會變通的,這不就給自己家插了一下隊。但有個前提,自己給百姓謀了福利。不然,誰都得排隊。
孫誠不怎麼喜歡那種太過剛直的人,和這種人做朋友會很累。
隻要要你幹的事不合他的三觀,管你對他有沒有恩,也不管你幹的對不對,都會當場懟的你下不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