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誠一聽,竟有如此渣男?辦完了事就提褲子走了,看來世家那一塊很是混亂啊!
“那你是怎麼會農事的?”
李記又道:“因為父親不待見我,把我們母子送到城外田莊,眼不見為淨。
我娘隻能在城外找一位老師單獨教授,也沒有與眾兄弟在府中讀儒家經典,隻能研究一下雜書。
因身處田莊,所以對農事比較感興趣,也在李府中搜羅了一些這樣的書,所以對此還是有些了解。”
“那你為什麼要來農技司呢?”
“我來農技司,一是想一展所學,二是我要讓父親看看,庶子也不比他嫡子差。”
孫誠沉思片刻,一拍桌子,“好,我收下你了,你既然要弄出成績,讓你父親看看。
俗話說的好,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你既身處逆境,就要加倍努力。”
“謝興盛伯。”
李記走後,孫誠心想,看來此人不是臥底,他對農事非常熟悉,要是將他培養出來,自己也就可以摸魚了。
以後這些日子,孫誠以現代農業知識對他們開始了培訓,這些孫誠挑出來的人,也都認真學習。
他不光教授知識,也讓將自家的田莊作為農技師的實驗基地,這樣好像是虧了。
但這些人如果研究出了什麼項目,那一個使用的就是孫家,這樣不但沒虧,反而是賺了。
孫誠的計劃是將他們培訓好,讓他們做科研,研究種植方法,施肥方法,雜交培育,除蟲方法等項目。
獲得成果後,再教那些農技司的低級官員,讓他們去各個州府教授。
這隻是開始的計劃,最終的結果是,每個州府都有一個農技處,每個縣都有一個農技站。
這樣不但可以為百姓們提供技術支持,而且上麵有了成果,也能迅速的鋪開。
…………
在這個糧食增產事件中,最虧的當然是崔家了。本來原料是自家掌握的,卻被一個族人拱手送給了孫家。
這讓孫家的財力大增,讓四大世家不得不結束商戰。
另三家還好,不是孫家的主要對手,付出一些代價,就能退出。
可崔家不同,商戰是崔家發起的,想結束可不由他決定,孫夫人可是痛打落水狗,崔家的市場已經萎縮了一半。
好在孫家身上的銀子也花的差不多了,收獲了這麼大的市場,也已心滿意足,隨著市麵上的物價回歸正常水平,商戰結束了。
百姓們也都歎了口氣,那幾家的商戰結束了,羊毛薅不到了。
孫誠在京城名聲大噪,寧王寵信,被封為興盛伯,關鍵是他還年輕,還沒有娶妻。
這讓京城中的權貴就打起了主意,要是將他招為女婿,那必然對家族發展有好處。
於是,孫家的門檻都要被踩破了。
孫尚夫婦也大為高興,以前自己家的兒子就是紈絝,門當戶對的姑娘不願嫁,就是肯嫁,也是庶女。
地位低的人家,夫婦倆又看不上,一直拖到孫誠十八歲。
本來今年認命了,地位低就地位低吧!本來兒子也就那樣。
可今年,孫誠卻像變了一個人,紈絝雖然還是紈絝,但卻有了絕世文才,又發明了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