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詩全部吟完,眾人這才拍起掌來。這詩並沒有華麗的辭藻,但卻跌宕起伏。
運用先抑後揚手法,寫法通俗,別開生麵。詩雖四句,卻兩次巧釋懸念,起伏多變,令人莫測,確有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之感。
孫尚這放下心中一塊巨石,擦了擦頭上的汗。心想,這小子回家一定要揍一頓,差點嚇死我了。
群臣笑了,王太後笑了,寧王也笑了,這首詩讓祝壽的氣氛達到了高潮。
王太後笑道:“興盛伯不愧為本國第一才子,果然詩才絕世。”
寧王也慶幸,剛才幸虧被王後拉了一把,不然自己也要丟臉了。
…………
宴會結束,孫尚也是狠狠的罵了孫成一頓,告誡他以後有什麼事,先要對老子說一聲,剛才差點把你老子嚇了死。
孫誠也是連連答應,順便把他對王後的疑惑說了出來。
孫尚歎了口氣,“還不是沒有生出王子,王上已經三十了,還沒有嫡子,也沒有立世子,這讓社稷不穩。
所以王太後多次勸王上立王長子為世子,以安天下人之心。但王上屢次拖延,就是不立。大家都知道,那是等王後產下嫡子。
因為立王長子為世子,王後會非常尷尬,時間一長,被廢也就是遲早的事。
因為讓庶子繼位,會讓其餘的庶子有想法。所以為了防止此事,都是會封世子的母親為王後,以正嫡長子的名分。
可自從大婚後,王後懷孕產下一女,後來就再沒有懷孕了,至今也有七、八年了。
王太後估計是等不及了,所以在壽誕上故意給王後難看,那意思就是給大臣們看,讓他們諫王上立世子。”
孫誠這才明白王太後為什麼會讓梅貴妃扶著自己,因為王長子的母親是梅貴妃。
立了王長子為世子,不久的將來梅貴妃可就是王後了。
“爹,你支持誰?”
孫尚苦笑道:“我當然支持王後了,那可是鎮國公的女兒。
但支持又有什麼用?隻要王後沒生出嫡子,被廢也就是早晚的事。”
孫誠也為王後歎了口氣,這個誰也沒辦法,隻有看王後的肚子爭不爭氣了。
第二天,朝堂上果然有許多大臣上書,再求寧王立世子。
寧王還是拖延,但這次不同了,王太後已經等不及了,親自表態了。
所以,拖延也不管用了,世家派眾臣堅決要求立世子,因為王後是保王派鎮國公的女兒。
王後若是被廢了,為了防止鎮國公不滿,他的兵權自然要收回,這對世家派是大有好處的。
保王派當然是反對,在朝堂上吵的是一塌糊塗,孫誠不想管人家的家務事,反正他已和寧王說定,沒有大事,他不上朝。
現在農技司的人員都已培訓好,都下放到各個州府,推廣肥料和輪種、套種的知識。
搞研究的,都在田地中搞研究,反正孫誠都安排好了,由李記負責。
他又閑下來了,每天也懶得去點卯了,去都不去衙門。反正他的頂頭上司就是他爹,誰敢查他的崗?
每天起來,就是練一下武功,既鍛煉身體,又能有一技在身,不會被人暗算了。
然後看看書,釣釣魚,陪著兩位小妾逛逛街,吃遍京城裏的山珍海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