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改革(2 / 2)

讓孫誠看的大呼過癮,看過之後,自然就是被翻紅浪,巫山雲雨,好好的享受了一把。

…………

寧國的武器生產,主要是四司,鎧甲司,兵器司,火器司和火藥司。

前兩個司,孫誠還是蕭規曹隨,但後兩司孫誠還是能參於的。

火器司,虎蹲炮技術已經成熟,現在要研發的就是火槍。

火藥司,研究的是火藥,這個孫誠也隻知道黑火藥的配比,要想出更好的火藥,那是需要化學家。

孫誠來到火器司,畫出火槍的圖紙,讓工匠們做出試驗品。

工匠們看了看,又互相商量了一下,一個胡須發白的工匠道:“興盛侯,這火槍其餘部分製作不難,最難就是那根槍管。”

“怎麼?沒有辦法?”

“辦法倒是有,一種是鍛打卷製,將製好的鋼料鍛打成槍管長度的薄材,用一根直金屬棍做芯。

將薄材趁紅熱一邊鍛打一邊卷到芯上,到最後一卷時將接口用鍛打焊接方式封口。最後通過加熱敲擊方式退出內芯,然後整形。

這個雖然快一點,但質量差,用不了多久,就會炸膛。

另一種是製成實心槍管,再鑽出槍眼,用鐵釺在槍管中把內壁刮至光滑,”

這個可以保證質量,但時間就長了,估計製作一根槍管,需要一個月左右。”

“我們要為部隊保證質量,但個把月太長了,要用機器膛床。”

工匠一頭霧水,“膛床是什麼?”

“膛床就負責在工件上打孔的機器,有了他就能快速的給槍管鑽孔。”

“那個我們有,隻不過是手搖的,一人搖動機器,一人操作方向負責鑽孔,可也快不了多少。”

“用水力,用水力推動機器,這樣不是快多了。

我國有那麼多的水車,他們就是動力,為什麼不利用他們呢?”

工匠們互相看了看,有一年輕工匠道:“以前方師傅也曾說過,用水來推動工具,可大量節省人力。

但管事們不但沒有同意,還打了方師傅一頓,說製作兵器要按是祖製,不可更改,那些方法都是奇技淫巧。”

孫誠搖搖頭,他知道這是管事們怕擔責任,用老工藝,就是兵器質量不行,製造慢也怪不了他們頭上。

你要改換工藝,又要一層一層的往上批,等批到最上層再批下來,估計時間要按年來計算。

中間審批若是有個老古董,什麼都要按祖製來,你申請了幾年,還是不會通過,那又何必麻煩呢?

但要是擅自改換工藝,沒有成功,自然斬首示眾。就是成功了,也會被人舉報下獄。

孫誠知道要想軍工四司煥發活力,能更好更快製作兵器,甚至能發明兵器,第一個條件就是要改革。

不然,自己在前麵幹,後麵那些腐朽的製度、管事拖後腿,那就是事倍功半。

若是先改革,讓這些工匠們發揮自己創造力,那將是事半功倍,這豈不是正適合自己偷懶嗎?

畢竟,自己對武器製造也就是略懂,開始還能說兩句,時間一長自己可就不行了。

想到此處,孫誠發覺自己以後要是想偷懶,必須先把這軍工四司整頓一番。

不然,若是出了事,那些管事會把責任一股腦的推到我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