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神機營裝備的武器(1 / 2)

大儒們緊閉著嘴,一言不發,誰都知道簡體字筆畫少,方便讀寫,有著學習上的優勢。這要是賭,不是找輸嗎?

周圍人看此情景,都知道大儒們辯論已失敗,反對簡體字的人心裏都不願承認失敗,但又辯論不過孫誠,臉上都有一種不服氣的神色。

孫誠知道,這簡體字想要他們接受還是很困難的。其實他也很喜歡繁體字,繁體字意思專一,字形和字義相融匹配,字體也唯美。

繁體字文化色彩很濃烈,能直接代表夏族文化的特色。

但文字最主要的作用是傳承文化知識,而不是注重美。

簡體字的通俗易懂,終將取代繁體字。繁體字以後也隻能在書法領域上應用了,但這個過程需要時間。

“我也知道,繁體字注重表意,每個字都有淵源,每個字意都有詳細的演化過程,象形和會意都有。

簡體字則拋棄了文字曆史淵源,直接強調簡單易記,文字的文化色彩大減但使用性大增。

其實這並不矛盾,文化是一脈相承的,簡體字是在繁體字的基礎上演化的,繁體字與簡體字其實可以並存。

寫繁體字的人可以看懂簡體字,寫簡體字的人也可以看懂繁體字。就是看不懂的,你也可以通過上下文的意思猜也能猜出來。

上層人士可以習繁體字注重文化傳承,下層人他們主要的就是識字,可以用簡體字。至於你想選哪一種,那就看你們自己了。

你總不能就是因為字體緣故,而剝奪下層人學習文化吧!難道下層人就不能讀聖人的著作了?就不能了解聖人的思想了?

如果是那樣才是褻瀆聖人。”

孫誠這樣一說,在場的文人沉默了,世家的文人知道,簡體字比繁體字筆畫少,降低了文字的複雜性。

時間一長,簡體字的通用率就會超過繁體字,最後成為官方字體,就像隸書取代小篆一樣。

簡體字的推廣會讓他們失去文化上的優勢,打破他們文化上的壟斷。

但他們不好說,也不能說。孫誠已經給反對人扣下了一頂大帽子。反對簡體字就是反對文化傳播,就是褻瀆聖人。

江樓他是同意推廣簡體字的,但他知道這不能強行推廣,還需循序漸進,就像隸書取代小篆一樣。

他出來打圓場道:“此次辯論,就是繁體字和簡體字的問題。

鄭大儒他們說的對,興盛侯說的也有道理。依老夫之見,上層人要負責文人傳承,下層人隻是為了識字,這並不衝突嘛!

你想學哪種就哪種?反正兩者之間互相通用,我們總不能剝奪別人識字的權力吧!”

鄭之他們見事已至此,也隻能同意神機營字習簡體字。

但他們已決定,雖然在民間不能封殺簡體字,但在官方上,一定要封殺。

辯論世家派雖然輸了,但禮部是他們掌握的,禮部是寧國最高教育部門。

第二天,禮部一道公文傳到太學和各書院,所有課程一律用繁體字上課,如有用簡體字上課的老師。

書院必須驅逐任課老師,書院山長也要引咎辭職。

在官場上,禮部也上了一道奏書,大意就是規定繁體字才是官方通用字體, 任何人投遞公文不得用簡體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