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寺審理的陳泰一案風雲突變,先是大理寺卿謝滄改變了意見。
本來是從輕發落陳家的,但孫誠發表意見後,就變成了要嚴懲不貸,必須滿門抄斬。
接著都察院都禦史俞和和刑部尚書嚴永的意見也變了,從嚴懲不貸變成了從輕發落。
這讓剛進入朝堂的人是一頭霧水,但那些老於世故的人都知道,這裏麵是怎麼回事。
三方誰都說服不了誰,隻得上書朝廷,請寧王聖裁。
在朝堂上,雙方各自說了自己的理由,這些理由隻不過和以前的一樣,隻不過換了一個人來說。
世家派說勝敗乃兵家常事,何況安國公一脈於國大有功勞,不能一竿子打死,還是從輕發落為好。
保王派說陳泰不聽王命,擅自出城追擊,致使三萬邊軍全軍覆沒,讓綿清防線岌岌可危,這等敗仗,不是勝敗乃兵家常事所能糊弄的,必須嚴懲不貸。
雙方吵的是一塌糊塗,特別是孫誠,對四位老狐狸說自己腦後有反骨甚是不滿。
他發動了當初網絡狂噴技能,從簽投降條約到對陳家的出爾反爾,從頭噴到尾,再從尾噴到頭,來回碾壓,讓那四位氣的手都哆嗦了。
當然,世家的專業噴子也上了,崔元已經進了都察院這些年了,早已練出了嘴皮子功夫,與孫誠對噴起來。
禮部,翰林院的噴子也不能落後,那一場互噴,讓朝中眾臣看的是目瞪口呆。
以前隻要都察院那些人集體開噴,眾人無不退避三舍。卻沒想到興盛侯隻憑他一人,竟與他們對噴也是不落下風。
吵架要能占得優勢,三樣東西不能或缺。
第一,你要有文才,不然的話,人家罵你,你還以為別人誇你呢!反之你罵別人,別人還不知道什麼意思,自然而然你就高人一籌。
第二,要嘴皮子利索,別人才罵出一句話,你能罵出兩句了,吐字快而且清晰,這樣對方肯定是招架不及。
第三最重要,肺活量要大,對罵最重要的就是聲音大,否則你再有才氣,再嘴皮子利索。
如果聲音被別人壓住了,別人聽不見,那也是枉然。
再說了,你隻要聲音夠大,別人認為你是理直氣壯,自然而然的就偏向你那邊。
這三樣東西孫誠都有,於是,盡管對方人多勢眾,孫誠也是噴的有進有退,遊刃有餘。
當然,保王派當然不能讓孫誠以寡敵眾,他的人也上去參戰,雖然罵功不及那些專業的,但怎麼也能為孫誠分擔些火力。
一時間,朝堂上是臉紅脖子粗,唾沫橫飛,擼袖子的人是比比皆是。
寧王見這也太不像話了,對汪恩使了個眼色,汪恩喊道:“禁聲。”
太監獨有的尖利的嗓音響起,眾人這才停了下來。
寧王怒道:“朝堂之上,你們這些大臣如市井婦人一般,吵吵嚷嚷,成何體統?”
眾人道:“臣等有罪,請王上責罰。”
“安國公除爵,家人全部貶為庶人。陳浩因沒有參加天道山之役,且在楊柳城一戰中頗有軍功,調入阜寧侯帳下聽用。
此事就到此為止,毋須多言。”
“王上聖明。”
“退朝。”
“恭送王上。”
聖旨已下,陳浩一家被從詔獄放出,安國公府是去不了了。
好在寧王給陳浩一幢三進小院棲身,還是能住下陳家人的。
陳浩放出來的第二天,就去了首輔李階府中拜謝。另三大家主都在於此,陳浩也是一一拜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