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輔李階本來就年齡大了,已經七十多了,被孫誠這個反腐運動搞得是頭昏腦脹,一天在內閣中,當場就中風了。
經過太醫的醫治後,命是保住了,但想重新上崗那是別想了,能生活自理就是老天保佑了。
首輔倒下了,讓世家在內閣中的勢力大受打擊。更關鍵的事,現在要補一人進入內閣。
可朝廷上下,唯有戶部尚書孫尚有資格,其餘任何人都不能與他相比。這些年,他掌控的戶部在糧食增產,工業稅收上節節攀高,讓寧國的國力大為增強。
如果他沒有資格,那誰還有資格。雖說有人暗諷這都是他兒子的功勞,與他根本無關,他就是沾了兒子的光。
但他就有這個兒子,你沒有,那就表示他還是比你強,有本事你也拿個兒子出來幫你升官呀!
經過眾臣推舉,寧王首肯,孫尚正式踏入內閣,成為五輔。
這樣,內閣中的權力對比就變了,內閣五人,衛軒自動升為首輔,崔進為二輔,王波為三輔,童敬為四輔,孫尚為五輔。
保王派有了三位,而且首輔也是保王派的,一舉拿到了內閣主導權。世家派隻有二位了,勢力大大下降。
在李府中,李階躺在床上,雖肢體不便,頭腦卻很清楚。
他倒下後,離開了首輔的位置,從另一個角度審視朝廷的局勢,他有了清醒的認識。
他將李家嫡孫李民叫了過來。
“祖父,你的身體好了一些沒有。”
李階苦笑,“土都埋到脖子了,這次能活下來就不錯了。”
“不會的,太醫說隻要好好休養,日後還是能痊愈的。”
“別安慰我了,我飽讀詩書,醫書我也曾涉獵。我這就是中風,雖然運氣好,隻是中髒腑,神智還清醒,但想恢複從前已是不可能了。”
“祖父……。”
“你聽我說,這次病後,我重新審視了朝廷風向,我們世家要沒落了。”
李民一驚,“祖父為何如此說?朝廷中我們世家官員還是占多數。”
“下層官員是我們占多數,但你要看看朝廷中重臣的結構。
軍方寧王是不讓我們染指的。文官方麵,內閣我們隻有二人了,六部也隻有兵部和禮部。
三法司隻有都察院我們還占優勢,但刑部和大理寺我們已不能掌控。
這說明了什麼?寧王已不想保持平衡了,他要打壓我們,讓保王派掌控朝堂了。
開國時,萬象更新,天下初定。寧高祖因為沒有文官治理國家,對我們世家還是很敬重的,而我們世家也對得起他那份敬重。
給他輸入了大批人才,讓寧國是蒸蒸日上。可是後來,我們漸漸的變了。開始打壓庶族,壟斷權利。
要是我們察舉的官員能像先輩一樣為國為民,那寧王也能容忍。
但現在察舉的官員,你也看見了吧!腐化、墮落。而且察舉的太多是世家中人,是親戚。
現在到了這個程度,形勢已成。就是我想改變察舉,多推薦一些有才有誌之士,少推薦一些世家中人也是不可能了。
就是我想改,別說其他三大世家反對,就是我們李家也會反對的。”
李民一驚,“那怎麼辦?要不要把另三位家主叫過來商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