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北伐,北方邊軍出動八萬,南方邊軍也出動八萬,再加上羽林軍,和神機營,共約二十萬人。
這可都是實打實的軍隊,上場就能殺敵,沒有把民夫算進去。
在魏國,他們自綿清戰役失敗後,蒙毅被大司馬袁煥問罪彈劾,弄的是灰頭土臉。
當年袁家老太爺眼光獨到,將女兒嫁於現在的魏王,並傾其全力支持他,這才有今天的魏王。
登上王位,魏王當然要論功行賞,於是大舅子袁煥才當上了大司馬。
袁煥雖是大司馬,但他沒有軍功,隻是憑著他外戚身份才當上大司馬的。所以軍中將士都不服他,對他的命令也是敷衍了事。
軍中將士還是崇拜驃騎大將軍蒙毅,這讓袁煥也是無可奈何。
這次蒙毅在占據優勢情況下,反而敗了,這讓袁煥抓住了機會,在朝上發動黨羽大肆彈劾蒙毅。
魏王也沒有辦法,他雖然知道蒙毅是國中擎天之柱,但這場失敗讓魏國徹底失去了進攻優勢,被人彈劾也沒辦法。
於是蒙毅從一品驃騎大將軍變成了二品的輔國大將軍。
調離了南方前線,回到了北方邊境,防備匈奴去了。
魏國南北兩軍一共有左右衛、左右驍衛、左右武衛、左右威衛、左右領軍衛和左右金吾衛,共十二衛。
加上國都禁軍驍騎衛,豹騎衛,熊渠衛,射聲衛,共四衛。
南方軍因為正對寧囯,所以有八衛。北方軍負責匈奴方麵,共有四衛。
現在蒙毅調去了北方,袁煥親自統領南方軍,他終於掌握了軍權。
寧國北伐已經準備好了,經過五年的休養生息,軍力達到了頂峰,北伐二十萬軍隊大部分配齊了火槍。
再加上火炮,寧軍上下是信心十足,當年興盛侯都能以三千神機營硬捍魏國幾十萬大軍,那現在我們有二十萬,那打魏國還不是手到擒來。
這次北伐,由臨城侯馮衛統帥,他將二十萬軍隊分為左右兩軍,分開出擊。
左路以捧日軍,天府軍為主。從高水城方向出擊,從左邊向魏國國都幽燕城攻擊前進。
馮衛自己則親率主力神衛軍,龍衛軍,羽林軍及神機營從右路進攻。
等到左右兩軍以火力優勢擊敗各處阻攔之敵,就能會師於幽燕城下。
至於水軍就沒放在馮衛眼中,他都沒讓水軍參加這次北伐,隻是讓他們押送糧草。
這計劃表麵上看起來沒什麼問題,但寧王猶豫了一下,看見從頭到尾沒出聲的孫誠。
“王弟,你認為此計劃怎麼樣。”
孫誠苦著臉道:“王兄,我隻是文官,對打仗一事是一竅不通,上次隻是守一座城,我隻領三千人,這個還比較容易。
現在可是二十萬大軍征討,我對大兵團作戰是一竅不通呀!”
寧王笑了笑,“原來別人都說你多智近妖,看來你也有不知道的事。”
鎮國公張計道:“不管你懂不懂?你怎麼也得說幾句吧!”
孫誠無法,看了一下地圖,考慮了一下,“魏國都是平原,騎兵調動非常迅速,而我們是以步兵為主。
所以後勤方麵一定要注意,以防魏軍斷糧道,要步步為營。大軍要集中在一起,形成一個拳頭,不能讓別人分割包圍,所以不能貿然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