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兄,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事啊!還請三思。”
蒙毅的腦袋有些疼,他當然不信寧王有那麼好?他還不是為了統一夏族故地,稱皇稱帝,成為一個青史留名的君王。
他腦袋疼的是孫誠說的那個小冰河氣侯是不是真的?如果是真的,按照現在的氣候延續下去。
別說一百年,就是再延續二十年,魏國也撐不住呀!這還是沒有發生戰爭的基礎上。
可沒有戰爭是不可能的,魏國都這麼慘了,那匈奴還在北麵,他們肯定活的比我們更慘。
他們要想活下去,隻有不斷的向南方遷徙,那與魏國的戰爭就是不可避免的。
蒙毅的聲音有些沙啞,“興盛侯,你說的是真的嗎?”
“你們魏國史書上應該有那兩次氣候的記載,你回去查一查不就知道了。
要想在這個氣候下保存族群,隻有靠寧國了,寧國的氣侯雖然比平時要冷的多,但小麥還是能種植的,再往南,水稻也是可以種植的。
加上科學的耕種,充足的肥料,糧食減產應該不大。
所以俗話說的好,民以食為天,有了糧食,才能挺過這次災害。”
蒙毅考慮一下,“興盛侯,你說的我不相信,再說了,我也不會背叛魏王。告辭了。”
說完,上馬而回。
袁方對孫誠道:“侯爺,這蒙毅不好忽悠啊!看來他是不信啊!”
“你以為我剛才是忽悠他的嗎?”
“難道不是嗎?什麼時候天災能持續一百多年呀!”
“有些時候一年和一年之間差別不大,但如果放到十年,五十年或一百年上麵來看,你就會知道氣候變化的後果了。
你現在應該有三十多了,你認為現在氣侯和你小時候相比,是不是天氣更加寒冷了?而且下雪也更多了?”
袁方一愣,“要是侯爺這麼說,確實是這樣,小時候我堆雪人都是很小的,沒有那麼多雪。
現在冬天我給兒子堆雪人的時候,已經可以堆的很大了,這說明雪是越下越多。”
“所以在氣候上麵,我們要拉長時間去觀察,走吧,回去吧!”
蒙毅回營後,也是憂心忡忡,眾將見他心情不太好,也問他們之間談了什麼?
可蒙毅能說嗎?這種事說給誰聽,誰也不相信啊!隻能是糊弄過去。
無非是心心相惜,英雄惜英雄,兩人談天說地,以文會友等等。
寧軍加快了運輸,因為雨季快過了,再不加緊運輸,大船就進不來了。
十幾天晝夜不停,終於將寧軍全部運回了國。
這次北伐,雙方都損失慘重,魏國傷亡有五萬,寧國傷亡有四萬。
但魏國之前的四萬傷亡是袁煥指揮的,在蒙毅接掌兵權後,以一萬多的傷亡,造成了寧軍四萬多傷亡,
一時,天下震動,蒙毅的威名傳遍天下。蒙毅也被魏王官複原職,成了驃騎大將軍。
但蒙毅好像並未太高興,他去了史料館,在那呆了三天三夜,出來之後,臉色更加沉重了。
根據他這三天查過的資料,搞不好孫誠說的是真的,難道他真要為了百姓而歸順寧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