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王搖搖頭,“這與老師教孤的不一樣啊!天氣冷就能造成衣冠南渡?從來沒有聽人這麼說過,你讓孤如何相信?”
孫誠見寧王不相信的樣子,“王兄,這可是我翻閱了大量古籍,才悟出的。如果不信,你也可以讓人去查一查。
我從古詩詞,古雜記,當然還有各地官史報上來的災害數據中查出來的,特別是在衣冠南渡的那幾年,溫度驟降,大部分土地顆粒無收。
你想想大部分的田地顆粒無收啊!就是千古一帝的齊太宗也撐不住呀!”
寧王想了想,“這個孤會去查的,要是你說的那個……。”
“小冰河氣候。”
“那個小冰河氣侯真的來了,魏國是不是也撐不住?”
“當然撐不住,所以我才想是不是要攻滅魏國,統一中原。
如果不統一,北方的事自然與我們無關。要是統一了,那王兄就是夏族之主,北方人受災,朝廷就必須要賑災。
現在寧國有人口二千五百萬,魏國多一些三千萬。如果北方大部分田地顆粒無收,南方的糧食能救多少人?
如果撐不住,百姓就要造反,南方也會因為朝廷年年要把糧食送到北方賑災,而造成的糧價上漲而不滿。
這樣南、北方一起發動,再加上蠻夷氣侯原因遷移,這些事加在一起,我怕社禝會不穩。”
寧王吃了一驚,他沒想到這麼遠,一個氣候原因,就能造成國家崩潰?
“你的意思是,先不急於統一?”
“理性的來說,不能統一,等魏國自己崩潰。等到小冰河氣候結束,我們再統一,不過,這需要百年。
我們是看不見了,百年後與前兩次小冰河氣候結束一樣,天氣逐漸回暖,我們就能統一夏族故地。
但北麵三千萬族人在這場氣候災變中,能活下來的大概也就幾百萬了。”
“那要是不理性的呢?”
“那就是在我們的時代統一,但我們的糧食不夠,我算了一下,再保證南方口糧的情況下,最多隻能救一千萬人。
至於那二千萬人,就隻能放棄了。關鍵是誰也不想當那放棄了二千萬人,他們是一定會造反搶糧食的,除非我們能保證糧食供應。”
寧王想到二千萬人餓極搶糧食的情景,頓時是滿頭大汗。
良久後,寧王才長歎一聲,“如果你說的是真的,那孤也隻能放棄統一了,從現在開始多屯糧食,能救多少人就救多少人吧!”
孫誠知道這是唯一的辦法,小冰河氣候一來,江南也會受影響的,有些種兩季稻的田地,隻能種一季稻。
哪怕是有肥料加持,糧食還是要減產的,要是勉強救助北方,恐怕那時南方都會有人造反。
本來還想借這個氣候問題,以救助北方百姓糧食為條件,來引誘蒙毅歸順。
但回來後查了查資料,這才發現自己小看了小冰河氣候,想救全部北方人,根本不可能,有可能還將南方人搭進去。
孫誠也是長歎一聲。
寧王還是有些不甘心,“王弟,難道你真的沒辦法嗎?你可是才高八鬥,神農在世呀!要是你再提高一下糧食產量,那我們就能統一了。”
孫誠苦笑,“糧食產量哪是那麼好增長的。要是有辦法,我也不會無可奈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