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的斯圖亞特王國對東方賊心不死,與魏國已達成盟約。
他們艦隊現在已經有了火器,如果不造新艦,恐怕貿易線路會被他們封鎖,那外貿就會受到沉重打擊。
於是,寧王又下旨,撥下大筆經費,建造新式艦船。可這讓軍費大幅提高,讓負責預算的孫尚是叫苦連天。
本來朝廷預算還是很健康的,每年都是小幅結餘。但一到北伐,臨時撥了大筆經費,讓財政緊張起來。
可惜北伐又失敗了,沒有在魏國那裏獲得好處,現在又要撫恤傷兵,重建軍隊。這些咬咬牙,也能挺過去。
但這大建海軍艦船,財政就受不了,海軍可是很費錢的兵種。
如果一起開工,本來微紅的財政就要變成赤紅的財政了。
孫尚訴苦道:“王上,陸軍要重建,海軍又要造新艦,這兩樣能不能輪流著來。這兩個項目一起上,國庫吃不消啊!”
阜寧侯雷裕道:“這個不行,陸軍在北伐一戰中,損失甚大。如果不補充,萬一魏國反攻,那該怎麼辦?”
“那讓海軍遲一點?”
漣水侯盧威也跳出來道:“不行,海軍的現有艦隻與斯圖亞特王國的艦隻相比,早已落後。
要是他們攻打金明島,海軍敗了,那我們的遠洋貿易就會被切斷,那時你們戶部收不到稅,可不要怪我們。”
孫尚那個氣啊!你們隻知道要錢,從來沒有想過我的困難。那你們不考慮到我,那我就不管了。
他雙手一攤,“這些年的天氣越來越冷,有些能種兩季稻的地方也隻能種一季,糧食經過前幾年的高速增長後,現在都已經減產了。
綿清那邊最靠北,現在都需要朝廷賑濟了,戶部的錢也是捉襟見肘,財政都已經赤字了。
所以軍費就那麼多,給了陸軍,海軍就就少,反之亦然,你們自己看著辦吧!”
眾將知道國內有些地方受了災,戶部又是賑濟,還要付戰死士兵的撫恤金。
再同時重建陸軍,海軍,他們確實是撐不住了,隻能輪流來。但誰先重建呢?是陸軍還是海軍。
陸海兩方的將軍你看著我,我看著你,眼中有了燃燒的火焰,這表示他們要開始搶預算了。
要在以前,海軍還是水軍的時候,隻能運運糧草,運運兵,根本不能打仗。
所以搶預算方麵,根本就說不上話,隻能在陸軍拿到絕大部分後,分給海軍一點他們吃剩下的渣子。
但現在不同了,海軍也有後台了,那就是興盛侯孫誠。
他對海軍非常重視,不但給海軍組建了陸戰隊,讓海軍在征南越之戰中奪得頭功。
後又將水軍改為海軍,收複了金明島,保護了寧國的貿易線路。
最後是在北伐之戰中,他帶著海軍力挽狂瀾,將被圍的陸軍接應回來。
海軍立下這麼大的功勞,又有了靠山,他們覺得可以與陸軍爭一爭了。
鎮國公張計是大都督,陸海軍全歸他統轄,看著陸海軍都吵起來了,他也為難啊!
兩方確實都需要軍費,但朝廷確實也沒有錢,這就要有側重點。可他應該偏向哪一邊呢?
正在頭疼的時候,看見自己的女婿靠著柱子在那打瞌睡,氣就不打一處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