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曹靖要賣官鬻爵(1 / 2)

曹靖已是焦頭爛額,全國到處都要賑濟。他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這麼倒黴,剛當上魏王還沒有一年,就遇上了這等大災。

魏國的太倉隻有四百萬石糧食了,已經到了臨界點,要是再賑濟災民,那魏國的運轉就要受到影響。

他也隻能撥下一點糧食意思意思,並下旨鼓勵當地鄉紳捐糧、捐錢,大辦粥廠,以救鄉民。

當然,捐糧捐錢的人也有好處,捐的多了,以後就可以當官。

這個就叫賣官鬻爵,平時這是絕對不允許的,能這樣幹的朝代,都已經到了末期,這樣幹也隻是為了生存,垂死掙紮罷了。

以前曹靖是根本不可能這樣幹的,但到了這個時候,你不幹也不行了,你不給別人好處,別人憑什麼給你捐糧捐錢?

當然,曹靖不能直接提出來,想找另一個人將這個方法提出,他再來個堅決不允,直到那人拚命相勸,他才會含淚批準此事。

這樣錯誤都是別人的,自己隻是受到了蠱惑,這樣自己賣官鬻爵的名聲也好聽一些。

曹靖聰明,那些文官也不是傻子,大家都是千年老狐狸,你玩什麼聊齋啊?曹靖這點心思誰不知道?

就是曹靖的鐵杆心腹也不願意,文官可以為你死,為你盡忠。但你要他推出賣官鬻爵的政策,這可不行,那可是要遺臭萬年的,誰願意去誰去,反正自己不去。

以後說不定曹靖為了挽回自己的名聲,還會把提出政策的人殺了呢?要是再狠一點,全家都得倒黴,那才死的冤呢!

所以,他們對曹靖的屢次暗示都當做不知道,不明白,不清楚。要不你就當著群臣的麵明說,你帶頭,我們才同意,要不大家都裝傻。

曹靖沒辦法,隻能讓太監提出這個方案,太監沒有後代,死就死他一個,不用考慮自己的後代。

他們是曹靖的奴才,曹靖早上讓你辦的事,你要是不辦,午飯就別吃了,因為中午之前你就會被曹靖找個理由哢嚓了。

沒辦法,內侍省四名大太監中排名第四的那名內侍,就攤上了這個活。

因為上麵三位地位比他高,下邊的又沒有資格提出這個建議。他這個位置承上啟下,真正好。

於是,那名內侍也是硬著頭皮在朝堂上提出了他的建議。

這下好了,魏國的禦史台和寧國的都察院一樣,抓住了那名內侍鼓動魏王賣官鬻爵,一陣開噴,還有太監不得幹政等等。

一時間噴的是引經據典,言辭犀利,氣勢磅礴。沒點文化或者思路慢一點,乍一聽,還真有點反應不過來。

曹靖才不管那名內侍,他隻是讓人提出這個辦法,有了這個開頭,他才好推進。

他隻是說了一句,“不如此,如何賑濟災民。”

禦史呆住了,他們隻是反對,讓他們拿出具體措施,他們卻一個也拿不出來。

魏王帶頭默認,後麵的三省官員,也就半推半就的同意了,他們也沒有什麼好辦法,不這樣辦,百姓現在就要造反了。

至於賣官鬻爵產生的惡劣後果,那還要一,二年才能產生,咱們先把這個時候渡過去再說吧!什麼叫拆東牆補西牆,這個就是。

政策通過,馬上下發下去。賣官鬻爵這個主意雖然餿,但卻是立竿見影,有些想當官,想發財,想光宗耀祖的人,馬上捐錢,捐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