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有少部分還能保持戰力,但大部隊騎兵馬匹皆瘦弱不堪,被寧軍騎兵衝了個七零八落。
寧軍的戰馬雖然馬種不行,但他們能吃得飽,還吃的好,冬天都是用小米喂養,長的膘肥體壯,對付魏軍瘦弱的騎兵還是不成問題的。
寧軍騎兵勢如破竹衝到林風城下,將魏軍四個衛圍住了。
他們也向袁煥求援,讓他發兵救援,當然,袁煥是按兵不動的。
孫誠按照計劃,先開始招降,但魏軍並未歸降。他們現在就等於是軍閥了,日子過的可比以前舒服多了。
要是降了寧軍,日子可就沒那麼快活了,所以他們還是抱有僥幸心理,依靠著林風城繼續抵抗。
於是,孫誠命重炮開始轟擊,他不能拖時間,必須在五月份之前占領魏國絕大部分土地。
林風城雖是邊境重鎮,但比起幽燕城的防禦來說,還是差了很多。孫誠拿出了針對幽燕城設計的萬斤重炮,林風城的城牆根本抵擋不住。
第一天就將城牆上的炮台轟掉了,這僅有的幾門炮可是守軍節衣縮食才鑄成的啊!
可一炮還沒打,就被寧軍重炮隊轟掉了,這讓守軍士氣大跌。
第二天,巨炮繼續轟擊,炮台轟掉後,目標轉向了城牆,一炮下去,城磚被轟掉,露出了其中的夯土,造成城牆晃動。
這讓城上的土兵麵如土色,生怕城牆倒了。好在巨炮的威力雖然大,但裝彈非常麻煩,半個時辰才能開一炮,這才讓魏軍安心了一些。
因為魏軍在寧軍進攻之前,就大肆搜刮民間糧草,然後龜縮於城中死守。
這讓周圍的百姓是哀鴻遍野,有些地方已經易子而食了。
他們沒得吃,也隻能求救於寧軍了。開始,人還不多,寧軍看他們可憐,也就給了他們一些糧。
這下好了,災民一傳十,十傳百,大量的災民都往這裏湧來。
孫誠早有預料,沒有足夠的糧食,寧國根本不敢北伐,魏國的軍隊先不要說,就憑這些災民,也能將寧國吃垮。
好在有了畝產三千斤土豆了,隻要撐過這幾個月,土豆成熟,他們就餓不死了。
孫誠馬上調來大批糧食賑災,還調來了土豆種苗,用以工代賑的名義,讓農技司教導他們種植。
孫誠還使了骨肉計,林風城守軍為了節省糧食,他們早就關閉了城門,讓百姓不得進入。
可城中的士兵可是有父母,親戚的,士兵們認為,這沒進城,那想活下來就難了。
可現在孫誠命士兵家屬拿個擴音器,在炮轟的間隙向城頭喊話勸降,無非是快投降吧!這裏有吃的,寧軍救了我們一命等等。
城中的士兵見自己親人不但沒有餓死,還能吃飽飯,不由心中有了嘀咕,畢竟他們現在當兵也不能吃飽呀!
夜間,就有士兵墜下繩子,向寧軍投降。一個晚上,就有一百多人歸降寧軍。
守將為了製止這種情況,采取連坐製度,一人投降,全什受罰,一什投降,全隊受罰。
結果,投降的風潮反而蔓延開來,自己的什有一個人跑了,那為了不被罰,幹脆一起跑了算了。
除了幾十人運氣不好之外,被軍官斬首震懾外,大部分士兵還是翻下城牆投降了寧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