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立的馬槊端平了,開始了衝鋒。他身邊的親衛也催動馬匹緊跑幾步,將主將掩護在身後。
對方也是放平了長槍,雙方長槍如林,開始了決死衝鋒。
項立將馬槊夾在腋下,這樣胳膊和身體形成一個穩固的三角形。
這種姿勢雖然看起來不太好看,但是可以給馬槊提供一個穩定的支點。
因而在騎兵衝鋒中,以馬匹前進帶來的動能,可直接轉化為騎槍刺向敵人的力量。
雙方衝撞在一起,頃刻間,第一排騎兵雙方都損失慘重。但寧軍的馬槍稍微長一些,所以損失的少一點。
項立突然發現前麵的就是敵軍了,就說明擋著他前麵的親衛已經落馬。這個時候落馬,十有八九是沒命了。
不過這時候,項立也顧不上傷心了,因為對麵普軍已經衝上來了。
雙方接近,項立馬槊輕點,想將對方的長槍撥開,但對方也是重槍,還是讓對方的槍刺中肩部,將肩頭的獸吞擊飛。
與此同時,項立的馬槊也刺入對方的身體,馬槊彎曲,把反作用力消除。
接著回彈,將普軍屍體甩開,鮮血湧了出來,被馬槊上的紅纓吸收,以防打滑。
這種生死一線的感覺讓項立好像又找回了年輕時的自己,腎上腺素的大量分泌,讓他更加興奮。
雙方一衝而過,項立回頭看去,自己的騎兵損失了一百多,他沒想到普林堡的騎兵竟然如此凶猛,比之匈奴可汗的精銳部隊也毫不遜色。
項立催動馬匹,繞過一道弧線,又向著普軍騎兵衝去。
榮格也看了,就這麼一對衝,自己損失近三百騎兵,看來,寧軍騎兵確實高已方一籌。
但他並不怕,自己有二千騎兵,而寧軍隻有一千,就是耗,他們也耗不過自己。
榮格也轉過馬,他也毫不示弱,向著寧軍衝去。
項立知道,若是硬拚是不行的,畢竟兵力相差兩倍。
好在他在南邊樹林中隱藏了一支重騎兵,隻要自己給他們創造一個機會,那就能扭轉戰局。
項立開始遊鬥起來,將普軍漸漸引到樹林邊。
榮格也是這麼想的,他兵分兩路,把寧軍騎兵逼向樹林,樹林會擋住寧軍的去路,應樣就會讓他們不得不返身與自己決戰。
隻要寧軍敢與自己決戰,自己就能靠騎兵數量的優勢,將寧軍全殲。
林中的重騎兵已經全副武裝,隻等普軍靠近,就可以殺他們一個措手不及,目標就是普軍主將榮格。
項立帶領騎兵到達林邊後,馬上轉彎,甩開榮格,向另一支普軍衝去。
榮格並不急,隻要左邊的部隊稍微擋住他們一下,自己就能追上去,與左邊部隊合力將寧軍全殲。
正在他準備帶領騎兵要轉彎的時候,戰況突變,一百人馬俱裝的重騎兵從林中殺了出來。
這讓榮格大吃一驚,在這個火器時代, 打死他也想不到戰場上還會出現重騎兵。
可現在,這重騎兵就出現在他的麵前了,而且從這個尷尬的角度殺過來了。
以榮格現在的馬速,想轉彎已經來不及,就是強行轉彎,也隻有少量部隊才能逃出重騎兵的衝鋒路線。
榮格一咬牙,這肯定是那寧軍將領在戰前,就把重騎兵埋伏在樹林裏。自己還親自誘敵,將自己送到重騎兵的槍下。
他也不轉彎了,他知道自己輸了,而且輸的很慘,但現在還是要拚一下的,榮格帶頭迎著寧軍重騎兵就衝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