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去秋來,轉眼京城迎來冬天。
南鑼鼓巷95號院周圍的胡同裏,時不時響起一道道鞭炮爆炸的聲音。
伴隨著的,還有孩子們歡樂的笑聲。
1962年1月29日,小年。
隨著春節的臨近,整個京城更明顯的有了過年的氛圍。
王府井,百貨商場,供銷社等等地方,人流量肉眼可見的多了起來,雖然不至於人擠人,但較之平常已經擁擠了許多。
四合院中院,易家。
易紅軍身上穿著大衣,脖子上圍著一大媽親手給他織的圍巾,頭上戴著棉帽。
“半年多了,時間過得真快啊。”
易紅軍看著窗外飄著鵝毛大雪的天空,心裏思緒萬千。
距離他來到這個世界已經有半年多了。
這半年多以來,易中海夫妻倆是真把他當成親兒子對待,生活上照顧就不說了。
別家孩子有的東西,老兩口也給他買,別家孩子沒有的,老兩口想辦法也給他置辦。
這讓易紅軍在這個世界過得異常充實,同時也感到非常幸福。
雖然後世有手機,電腦,遊戲等各種娛樂項目,但意外的是,易紅軍反而更喜歡現在這種生活。
有人關心,有人掛念,有人陪伴。
緊了緊身上的大衣,易紅軍出了門,往老兩口的屋子走去。
今天是小年,早在幾天前就已經和二老說好了,今兒個易中海請假,一家三口一起出門置辦年貨。
“大爺,大伯娘,準備好了嗎?”
易紅軍推開老兩口的屋門,走進去就看到一大媽正給易中海整理著衣服。
“別急,一天時間呢,置辦個年貨怎麼都夠了。”一大媽幫著易中海撫平衣服上的褶皺,轉而又開始整理易紅軍的衣服。
一番整理,直到一大媽覺著滿意了,一家三口這才出門。
“喲,一大爺這是全家出動呢。”
剛出門,三人就碰到了秦淮茹,此時秦淮茹正巧笑嫣然的看著三人。
要說這秦淮茹,那是真的厲害。
自從嫁進賈家,家裏就被她打理得井井有條,跟院兒裏的人處的也是非常不錯。
暗地裏,院裏不知道有多少人羨慕著賈東旭,都說賈家是走了狗屎運了,能娶到這麼好的媳婦,準是祖墳上冒青煙了。
“是啊,你們家應該也差不多該置辦了吧?”
易中海和易紅軍倆大老爺們不太好搭茬,回答的自然是一大媽。
“我們再晚點。”
秦淮茹尷尬的笑了笑,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道:“您也知道,我和孩子都是鄉下戶口沒有定量,平常也存不下什麼錢,置辦年貨還得等東旭關餉。”
賈東旭但現在依舊是一級工,上個月的晉級考核又沒過,所以工資還是原來那樣。
對於這點,易中海也很無奈。
這可不是他故意不教賈東旭,而是根本教不會。
每次他給賈東旭講解技巧都是非常用心的,也沒有保留什麼。
可是賈東旭就好像擺爛了一樣,表麵上認真聽,實際卻是左耳進右耳出。
他就是教學能力再強,也教不會這種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