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
易紅軍兩人上班後,他就開始研究增氧機。
作為機械學大師,增氧機這種技術含量不高的小玩意兒,對易紅軍來說,根本就是手到擒來。
上班時間才過兩個小時不到,圖紙都已經畫好了。
製作增氧機也不麻煩,材料都很普通,易紅軍直接通過胡成明購買了一批。
另外,除了製作增氧機的材料以外,易紅軍還特地弄了一些製作太陽能電池的材料。
增氧機怎麼說也是需要用電的,在路上可沒法插電,所以太陽能電池就成了首選。
話不多說。
增氧機的製作非常簡單,今天的距離下班還有一個小時的時候,他就已經將增氧機和電池一塊製作出來了。
為了足夠供給增氧機,他這個太陽能電池還是做的大號的,他自己計算了一下增氧機的耗電量。
大概足夠增氧機持續運行四個小時左右。
這已經很優秀了。
畢竟不是鋰電池,太陽能在路上也不一定曬得到太陽,所以補充肯定追不上消耗。
搞完了太陽能增氧機,易紅軍還用鐵片做了個箱子,不算很大,但讓七八隻龍蝦自由活動絕對沒問題。
全部弄完之後,易紅軍直接將增氧機以及箱子安裝到了後備箱裏。
並不是固定的那種,而是可拆卸的,畢竟以後車子又不是隻用來裝海鮮,裝固定的就沒必要了。
剛剛安裝完,軋鋼廠的下班鈴也剛好響起,易紅軍索性也不回辦公室了,就在這等著黎英。
剛剛出來的時候和黎英說過了,如果下班之前易紅軍沒回去,就讓她帶著東西過來找自己。
沒等多久,黎英手裏提著易紅軍的公文包,肩上背著自己的小包過來了。
上車後,她好奇的看了眼後備箱方向,問道:“紅軍,你弄那個鐵疙瘩幹嘛用的?”
易紅軍之前沒和她說增氧機的事兒,所以她也不知道易紅軍到底製作了什麼。
“沒什麼。”
易紅軍微微一笑,隨後解釋道:“做了台增氧機,也叫氧氣機,那鐵箱子放上水再打開增氧機,能讓海鮮短時間內不會死掉。”
黎英聞言,眼睛猛的瞪大:“這麼神奇?那以後不就可以從廈門帶海鮮回來了?”
雖然昨晚上才吃過,但她仿佛對海鮮情有獨鍾一般,時不時就會冒出一句。
今天她和張小蘭聊天的時候,也是沒少提海鮮倆字,可把張小蘭饞得夠嗆。
“想什麼呢?”
易紅軍有些無語的搖搖頭,解釋道:“增氧機是要用電的,我雖然做了太陽能電池,但也堅持不了多久。
在京城裏用用也就算了,從廈門帶海鮮根本不可能,除非電池材料升級很多,能一次性堅持很多天。”
“這樣啊,好吧。”
聽了易紅軍的解釋,黎英有些沮喪的點了點頭。
這丫頭,真是……
易紅軍感覺有些好笑。
明明自己都保證過了,她要是想吃,天天都能吃到,也不知道她在沮喪個什麼勁兒。
……
兩人很快回到家。
一到四合院,兩人就聽到了一個了不得的消息。
被趕大院多年的賈張氏突發疾病,當地沒有醫療條件,被送回了京城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