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治帝的目光最終落在餘少建身上。
餘少建是徐州知府,本來是進京述職,此人為官清正,政績斐然,這次述職之後宏治帝本有提拔的意思,不巧遇到旱災,還需要他回去坐鎮徐州。
徐州因境內有鏡湖,旱情並不嚴重,徐州比不上武州和越州,卻比烏州、愈州富庶。加之這幾年被餘少建治理的好,早就有人盯上了。
可旱災一起餘少建自請回徐州,並說能調配好當地的糧、銀、水,不要朝廷一兩銀子,而且有可能的話送烏州一些糧。
此言一出,朝堂上全員息聲。都在心裏暗罵:這就是個傻子,有錢不要,還裝大戶!你自己回去吧,我們可不去了。
因著徐州與烏州緊鄰,今日也找來餘少建。
宏治帝看向餘少建,餘少建也光棍的很,“聖上,臣回到徐州一定征召糧草,立馬給烏州送去,畢竟那邊比徐州旱情要重,徐州這邊臣再想辦法。”見宏治帝還看著自己,他改了口,“算了,臣不回徐州了,這就直接帶人去賑災。”
“不,”宏治帝連猶豫都沒有,直接否了這個提議,“你還是馬上啟程回徐州。”
開玩笑,烏州的流民現在正在徐州,隻要徐州安定下來,就解了京城一半的危機。
京城與烏州之間最大的隔斷就是徐州,徐州穩了,說不好都能安置下流民……
宏治帝再一想到那是萬餘的流民,而且有可能還在增多,唉!想多了,徐州全境人口也不過六萬。
剛才宏治帝盯著餘少建看,就是在想這事,此時一聽到他的提議,當然立馬否了,徐州必須要穩下來,這個人絕對不能去烏州賑災。
宏治帝如炬的目光再掃視餘下那些朝中肱骨,就再沒有一個傻的了。都知道此次賑災是個出力不討好的差事。
誰也不願意撈不著一分好處,再惹一身不是。
聖上都要動兵了,災民之多可想而知。
興兵驅逐又哪那麼容易?現在能出多少兵?一下上哪去調動大軍,沒有萬數以上大軍,如何對付的了萬數餓急眼的災民?而如果能調動萬數大軍,大軍的糧草又從哪來?
真有那些糧草,直接拿去賑災了,哪還用動兵?
所以禦書房中再沒有人出聲,連喘氣聲都壓得極低。
宏治帝感覺憋屈又憤怒,“你們,”他手指著眾人,“這還是我四淵肱骨?!朝廷棟梁?!養著你們這些都是白吃飯嗎?”
眾人齊齊跪下。
“聖上息怒……”大家喊的整齊,卻還是沒有人站出來。
宏治帝胸口起伏,氣得急了,吼一聲:“薑遙岑!”
在禦書房門外站值的薑遙岑,早就聽到了裏麵動靜,他早就想進去了。
他不隻想去賑災,還想建功立業。
聽到宏治帝喊,立馬進到禦書房,“臣在。”聲音幹脆利落。
“去烏州賑災。”宏治帝這句話是怒吼出來的。
“臣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