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肅自然是有正事才會過來找方長。
“太史慈已經拿下長沙攸縣,不過荊州那邊派了兵前來支援。具體有多少兵力支援,暫時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若是荊州的支援趕到的話,太史慈那邊守不住攸縣。”
“那就讓他們回來。”
魯肅愣了下:“不要攸縣了?”
“要呀,可是就眼前這種情況,太史慈不一定守得住攸縣。”
魯肅想了想:“太史慈那邊擁有一萬多兵,如果真的要守的話,恐怕荊州的支援,未必能夠攻得進去。”
“硬守,確實不好攻。不過,這個要看荊州那邊到底有多看重攸縣這個地方。若是他們非要奪回去,太史慈最後就算守住了,死傷也不少。”
“可這時候讓他們回去,豈不是功虧一簣。”
方長肯定不願意讓他們就這樣回來。
攻下一個城,本身就不容易。
雖然守攻更難。
可就這樣放棄,那麼之前攻城所做的努力就沒有用了。
方長想了想,問道:“伯言那邊有沒有傳回消息?”
“暫時還沒有。”
方長派陸遜出去隻是遊說,至於能否成功,就要看陸遜那三尺不爛之舌能夠發揮到什麼程度。
“喊其他人過來。”
方長派人出去通知張勳等人,沒過多久,張勳、張化、張多、甘寧等人聚集太守府。
待大家都到齊後,方長主接進入主題。
“攸縣,如果能夠守住的話,對日後進攻荊州,這是比較有利的。但眼下有一個問題,攸縣雖不靠近荊州,但卻是屬於劉表所治理的地方接近正中間處。
當初子義應該是繞邊上而去,避過了好幾個縣治,然後才有機會攻打攸縣。如今,這個地方要不要守,能不能守,這是一個問題。”
甘寧想了下說道:“太守,我覺得應該要守。你想一下,隻要能夠穩住這個地方,相當於捏住了荊州其中的命脈。接下來,若是我們拿下豫章,那麼從豫章派兵過去,長沙這一帶,拿下就完全沒問題了。”
張勳接話:“按照眼前的情況是這樣,可不要忘了,這個地方相當於荊州命脈之一,你覺得劉表真的放任不理嗎?太史慈率領了所有丹陽的舊部出征,一萬人左右。劉表現在大概擁兵十一萬,他肯定會派人把攸縣奪回來。”
張多想了想說道:“我覺得應該放棄。這個地方,根本守不住。”
攸縣這地方,確實不好守。
方長也有一些無語。
這個太史慈,他就不能夠挑一個在靠近江東附近的地方攻打。
隻要拿下了,在那裏駐兵,然後一點點往上攻,遲早會像蛀蟲一樣,把整個荊州一點點吞並掉。
偏偏選擇攸縣。
“那家夥,怎麼就偏要選擇攸縣呢。”
魯肅覺得太史慈進攻攸縣,就算現在已經拿下來了,回頭又要拱手相讓還回去,打來有什麼用。
方長沉吟一會,突然想到什麼。
“太守是不是猜到太史慈進攻攸縣的原因?”
“有一個人,或許會是太史慈這一次選擇攸縣的原因。”
“誰?”
“黃忠,聽過沒?”
魯肅想了想,用不太確定的語氣問道:“南陽人黃忠?”
“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