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想,方長抬起頭看著諸葛亮。
十八歲的諸葛亮,滿臉小鮮肉的味道。
“你剛剛說準備跟我去一趟皖城,那麼我現在向你發出邀請,不知你同不同意。”
“我跟你們去。”
諸葛亮幾乎沒有任何猶豫便答應了方長提出的邀請。
“我一直想去皖城,如今在這裏遇到方太守,那麼便一起上路。”
就這樣便將諸葛亮邀請出山,比預想中要順利得多了,方長內心感到很興奮。
不管怎樣,對方可是諸葛亮,哪怕他是未來的人,也不可能不興奮。
相反,就是因為他是來自於未來的人,如今能夠將諸葛亮邀請出山,才更是讓他感到興奮。
“太守,我有一個不請之情。”
“你說。”
諸葛亮看了一眼在旁邊的那一名女子,說道:“這一位是我的親戚。我家二姐,若是按輩份來說,乃其嫂子。”
諸葛亮的二姐?
方長在腦海裏快速的轉了一遍。
關於他的兩個姐姐,提到的並不多,但從一些記載中確實是提到了諸葛亮有兩個姐姐。
他的大姐後來嫁給了荊州豪族之一的蒯家的子弟蒯祺;而他的二姐則成了嫁給了荊州另外的一家豪族龐家龐山民。
那麼,眼前這個女子喊她二姐為嫂子,那豈不是與龐家有關。
方長看了一眼那一名女子,大概十七八歲出頭。
剛剛進去的時候,發現家裏隻有她一人。
諸葛亮解開了方長的疑惑。
“龐巧女士前兩天嫁入蔡家,隻是蔡家夫君早有隱疾。出嫁之日,林家夫君便因病發作去世。之後龐女士被夫家認為是不祥之人,趕了出來,爾後在這個地方居住。我這一次因為猜測太守會路過這裏,恰好知道龐女士居住於此,便借助我二姐的關係,暫住幾日。”
語頓下,諸葛亮補充一句,“多日來,我一直居然在茅屋住,未曾進入主屋。”
方長知道諸葛亮最後補一句的意思,主要是澄清他和龐巧的關係。
這個也正常。
一個寡婦。
一個正是血氣方剛的男子。
同在一屋簷下,總會招來不必要的流言蜚語。
“方太守,龐女士於我而言有恩。所以我希望,此行前往皖城,能夠帶她前行。這幾日,由於我的原因,哪怕我一直未進主屋,仍然給她帶來一些不方便。若是可以,我想替龐女士換一處居住地,改變一下她的生活。”
方長看了一眼龐巧,她一直低著頭不說話。
龐巧的身份與龐家有關,但曆史上應該也是一個籍籍無名。
本來要嫁的人就有隱疾,估計當時娶她,也是迷信中的衝喜說法。
沒想到,這喜沒能夠衝到,反而把人衝死了。
於是落得一個克夫之名。
對於一名女子而言,背上這個,在這個年代,估計這一輩子,也差不多是這樣了。
“隻要龐女士願意的話,帶她一同前往皖城,問題不大。若是她到時對皖城不熟悉的話,我可以安排人帶她熟悉皖城。”
方長此時在腦海裏閃過一個比較合適帶龐巧熟悉皖城的人。
電鋸狂魔陸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