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並不避諱:“這個亂世,已經出現太久了。過去十幾二十年,百姓苦不堪言。我乃一介布衣,這幾年一直躬耕於南陽。百姓過的是怎樣的生活,同為百姓的我,自然感同身受。
不瞞太守,這些年來,我苦讀各種書籍,史書,就是想有機會去改變這樣的現狀。隻是,後來我慢慢發現,哪怕我苦讀各種書籍、史書,了解更多的福禍,仍然沒辦法去改變更多。”
方長沒說話。
諸葛亮這是準備對他敞開心扉?
其實,諸葛亮有這樣的想法,一點都不奇怪。
諸葛亮確實是有抱負的人。
而且他的目標也很明確。
要不然,也不會在劉備三顧茅廬後,他直接來了一篇後世著名的隆中對。裏麵的話,其實就是他內心的一些真實寫照。
“這些年,我一直在等著一個真正的賢主來破局。”
說到這,諸葛亮停了下來,眼睛看著方長,“不知方太守是否能夠成為那樣的人?”
方長摸著下巴沉吟片刻才緩緩開口:“天下安定,總需要有人站出來去破局。如今,這個天下,已經千瘡百孔,確實需要有人站出來。
既然諸葛先生開誠布公,我亦不藏拙。我確實有這樣的想法,但是我也明白,僅憑我一個人,能夠改變的東西並不多,所以我需要更多誌同道合的人同心協力去做這件事。”
方長看著諸葛亮:“不知諸葛先生,能否為天下百姓安定,出一份力。”
諸葛亮頓時衝著方長雙手抱拳做了一個揖。
“亮願天下百姓安定盡一份綿薄之力!”
方長有些興奮。
之前在南陽的時候,他確實是邀請諸葛亮一同隨行皖城。
可當時方長也看得出來,諸葛亮同意隨意,其實是在觀察他這個人。
估計他有想法,但是想進入皖城後,了解當地百姓對自己的態度後再做出決定。
而剛剛諸葛亮卻對他開誠布公,說明在經過一夜的思考後,諸葛亮已經認可他的能力。
即使方長對東漢末年這一段曆史很熟悉,可行軍打仗,總會有一些意外事件。
況且,隻憑他一個人,有時候分身乏術。
有了諸葛亮的加入,一切便會變得不一樣。
再加上有老賈這隻老狐狸的相助,很多東西,幾乎可以說在瞬間豁然開朗。
方長握著諸葛亮的手,興奮道:“東方集團有諸葛先生的加入,會讓這一支年輕的隊伍變得更加堅韌,更加頑強,更加有衝勁。”
之前,方長從未往那個方向去想。
他覺得,比起坐上那個位置要處理很多事情,還不如當一方霸主,然後很多事情交給手下去處理,他可以帶著各位佳人,走遍名川大山,過著逍遙自在的日子。
現在他的一些想法正在改變。
他覺得,既然他獲得了雙穿門,那麼他需要利用這一份能力,去為這個天下盡最大的力去改變一切。
不知是不是受到諸葛亮的感染,方長這會突然倒是變得很有幹勁,體內的血液,竟然在瞬間沸騰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