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四十四年(公元 1705 年),羅馬教皇十一世派遣使節多羅到達中國,幹涉天主教中國教民尊孔祭祖,把中國習俗視為異端,幹涉中國內政。這樣,天主教傳教士就同中國傳統文化、習俗發生衝突,並且幹擾了清政府正常的統治秩序。對此,康熙帝不能允許。他諭示多羅:近日西洋來人很雜,先將定例曉諭明白,以便後來人遵守法度,不致違反。以後,西洋來人不再回去者方準到內地居住;如果今年來明年去,此種人不許居住。
朝堂之上諸位大臣紛紛都在議論羅馬教皇派遣使臣幹涉大清內政之事。
康熙正氣淩然地說“各位臣工不必再議論羅馬幹政的事情了,朕已讓索額圖前去交涉了,不日便將羅馬使臣驅逐出境,永不得進入我大清境內。”
吏部尚書班布爾善出列說道“啟稟皇上,據說荷蘭國內百姓信奉的也是天主教,況且前些年荷蘭居然公然挑釁我們的大清艦隊,以臣之見,我國是否能借此機會與荷蘭斷絕外交關係。”
康熙考慮了片刻,把目光轉向了國師“國師以為如何?”
【回稟皇上,臣倒是以為我們暫時不急於與荷蘭斷絕關係,因為他們那裏有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的東西,我國現在正處於發展關鍵階段,何況前次香江之戰,他們也沒占到任何便宜,事後荷蘭國王也親自奉上致歉保證國書以示誠意,斷然絕交不利於我國在國際上的大國形象。】
康熙聽完國師的表述微微點頭道“國師言之有理,再說他們信奉他們的天主,我們信我們的孔孟之道,供我們的佛,兩國相隔甚遠,班卿多慮了,無礙的。”
我見班布爾善還有爭辯之意,我急忙出列說“啟稟皇阿瑪,國師所言甚是,雖說荷蘭曾經對我大清有不軌之心,但是我們目前從軍事上完全可以駕馭他們,保持現狀,各取所需才是日後發展我大清的明智之舉。”
隻見班布爾善也隻好作罷,一臉無奈的退了回去。
康熙從龍椅上站起來,做了一個伸展運動,隨即走下台階說道“諸位愛卿的心思朕也明白,都是為了我大清著想嘛,大家盡管放心,憑我大清目前的軍事能力,別說一個小小的荷蘭,西方列國誰敢與我們言戰,既來之必誅之!”
“前些日子朕已下旨,海軍總督施琅奉旨前往台灣建立我大清最大的海軍基地,可這些正是那些荷蘭人的強項,沒有他們的幫助我們何時才能建成呢,隻要我們兜裏有銀子,別說他荷蘭,法蘭西,英吉利又如何,照樣為我們所用!”
台灣海軍基地於公元 1705 年 11 月 初順利竣工,基地位於台灣島北部城市基隆港口,占地麵積 25.5 平方公裏。
台灣基隆海軍基地可以容納 60 艘軍艦,進駐了一個師的海軍陸戰隊,外加一個海軍集團軍,總共 12 萬人。
基隆海軍基地是當前世界上最大的海軍基地,主要擔任中國沿海以及台灣環島巡航任務。
我在參加基隆海軍基地竣工典禮的時候分別給 50 艘軍艦都取了名字,京師號、天津號、濟南號、上海號等等。
典禮當天所有軍艦都來到了基隆海軍基地,當地百姓都好奇的趕來軍港附近圍觀這些大型鋼鐵戰船。
典禮儀式我國分別邀請了荷蘭駐華大使維廉-克裏奧,俄國駐華辦特使多克賽維奇-卡拉馬佐夫,朝鮮特使閔鼎忠,東瀛特使野尻雄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