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西方列國訪華成風(1 / 2)

康熙四十八年 1 月,英國政府派遣外務使臣多尼到中國訪問,英國訪華團共有 5 個人,除多尼以外隨行人員還有英國國會上院議員亨特,國會下院議員瑞恩,英國商界代表安妮,英國海軍軍官凱特。

康熙第一時間接見了到訪的英國使團,並指派明珠負責安排英國使團在華的行程事務。

我正在施政院翻看奏折,蘇啟盛來到我麵前說“奴才給王爺請安,皇上讓您去禦書房議事。”

我隨即放下手中的奏折說道“好的蘇公公,我馬上就過去。”

不多時,我來到了禦書房“兒臣拜見皇阿瑪。”

康熙放下手機說“胤祉來啦,剛才國師告訴朕,說英國人很聰明,而且比我大清發展得快,朕就想知道我們能不能想辦法超過他們?”

我想了想回道“目前來看我們的國力總的來說還沒有超過英國,因為我大清地大物博,人口眾多,以我們現在的執政能力治理起來有所吃力是很正常的。”

康熙又問道“這些朕都明白,國師讓我先聽聽你的建議。”

我就知道又是小藝的主意。

我回道“回稟皇阿瑪,依兒臣之見,首先我們要大力發展工業,舉全國之力推廣煉製鋼鐵,改變當前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國民生活水平等等。”

康熙用一種異樣的眼光看著我,示意我繼續說下去。

“同時還得改變我國目前的國民教育方式,在孔孟之道的基礎上我們還要借鑒一些西方國家的教育理念,從而提高我大清百姓的文化修養與思想素質。”

“建工廠,修公路,建立公立學校,這些都是發展國力最基本的要求。”

康熙在書桌前來回走來走去,點了點頭“可是你所說的這些說起來容易,要是真正的去執行的話,恐怕不是那麼容易吧。”

我回道“皇阿瑪,您別忘了我們不是還有國師嗎,隻要有它在凡事皆有可能。”

【誠親王抬舉我了,有些事靠我一己之力還是無法做到的,除非您舍得讓您的小愛同學助我一臂之力。】

我在心裏罵了小藝無數遍以後說“那是自然,隻要對我大清有利,把我自己搭進去都行。”

【嗬嗬,王爺您大可放心,因為對我和小愛來說基本用不到您。】

我去,小藝這家夥現在說話越來越不給我留麵子了,好歹我也是你的前任主子吧,氣死我了。

康熙見狀,笑了笑說“是啊,朕怎麼把國師給忘了呢,還有你手裏那位小愛,它們的本事可不小啊,戰場上它們能抵千軍萬馬,治理朝政它們勝過滿朝文武。”

康熙繼續說道“胤祉聽旨,今日你我所議之事,朕交給你去辦,就以施政院的名義公示全國各地,相關改革一切事務由你們施政院全權處置管理,至於日後朝中那些有異議的官員就讓朕來應付。”

“兒臣遵旨。”

如此看來康熙也不是那種落後迂腐的君王,他也是個很容易接受超前新鮮事物的人。

英國使團曆時 5 天的訪華行程分別去了上海、福州、廣州、香港等城市,最後一天回到了北京。

多尼在離開中國之前單獨約見了我,親自來到我的府邸與我會晤。

多尼是英國頗有見地的外交官,他會五個國家的語言,包括漢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