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王的故事還沒完。
天寶十五年(公元756年)的時候,永王東巡到了潯陽。
他仰慕李白的詩名,三次派人到廬山去請隱居在此的太白同學。前兩次,李白都找理由拒絕了,第三次,李璘派出去的是韋子春。韋子春嘴皮子利索,逼得李白沒有理由推脫。
李白寫了一首詩送給他,名曰《贈韋秘書子春》。
李白的詩歌深深感動了子春,他指著老天爺發誓曰:“永王就是為了剿滅賊寇,才征集幕僚,先生如此高才,我何懼三顧茅廬!”李白離開廬山,從潯陽跑到了金陵,又寫了一首詩,用以讚美永王。可是,寫完一首,他激動的心情還是不能平複,又一口氣寫了十首。這十一首詩歌,就是李白的《永王東巡歌十一首》,這既是珍貴的史料,也是實況的詳細描述。
一定要細細欣賞一下——
其一
永王正月東出師,天子遙分龍虎旗。
樓船一舉風波靜,江漢翻為燕鶩池。
(文章指出,永王是天子欽點的大將軍,英俊威武。)
其二
三川北虜亂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
但用東山謝安石,為君談笑靜胡沙。
(文章指出,北麵的胡虜跟螞蟻一樣多,大家都逃到南麵來了,天子隻需要找個謝安石一樣的厲害人物,就可以平定動亂,談笑風生了,至於謝石安是誰,大家看看英俊瀟灑,相貌堂堂的永王吧。)
其三
雷鼓嘈嘈喧武昌,雲旗獵獵過尋陽。
秋毫不犯三吳悅,春日遙看五色光。
(文章指出,永王的軍隊真威武啊!秋毫不犯,春光明媚。)
……
永王,其實是個很有野心的人,追隨永王的李白也因此被流放了,時年五十六歲,鋃鐺入獄,罪名謀反。
他的愛妻宗氏(宗楚客的孫女)哭了好幾天,變賣家產,四處奔走,為了營救丈夫,她不惜去給人磕頭。
也許,李白實在是太有名了,江南宣慰使崔渙與禦史中丞相宋若思也很惋惜,給李亨上書,極力為李白說好話,終於讓李白從大獄中出來了。宋若思還領著李白到了武昌,讓他當軍幕參謀,掌軍中文書。
可是,李璘謀反實在讓人深惡痛絕,所以,牽扯出來的黨羽(當然包括李白)又一次被推上了被告席,李白這次沒人能救得了了,他被流放到了一個似乎很神秘的地方。這個地方,就是夜郎。李白這一路走得很是辛苦,沿著長江,從江夏走到嶽陽,再從嶽陽走到湖南湖北,抑鬱一遭後,又西入貴州,走過思南縣,橫跨烏江,去往遵義,這才北上到了夜郎。
李白在這裏待了三個年頭,一直等到上元元年(公元760年)的一天,他才有機會離開此地。
有宗氏這樣的妻子,李白很滿足。
妾似井底桃,開花向誰笑?
君如天上月,不肯一回照。
窺鏡不自識,別多憔悴深。
安得秦吉了,為人道寸心!
【援助】
李白能夠離開夜郎,是因為天下大赦,天下大赦,是因為兩京光複。
山西太原方麵,李光弼發動了一場突然襲擊。
敢死隊出城突襲蔡希德,大破賊軍,斬首七萬餘級。
敢死隊的勇武嚇壞了毫無防備的蔡希德,蔡希德被殺了一遭,立刻意識到,眼前這個人,根本不是他輕輕鬆鬆就可以對付得了的。眼下,隻能整頓隊伍,發表演講!但他沒有機會列舉紀律,更沒機會整頓隊伍,在眾人的注目下,他歇斯底裏地下達了狂逃的指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