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裏除了母親,不再有人護著她,為她說話,然而看著母親每次因為她和丁悅蘭的矛盾與那父子三人爭吵不休傷心流淚,看著母親被父親冷落,漸漸長大的原主決定不再與丁月蘭爭寵了。
她覺得自己不和丁悅蘭爭寵,母親便不會因為心疼自己的關係與父親哥哥們爭吵,便也不會在被父親冷落了。
漸漸的原主開始不爭也不吵,父親哥哥對她這樣的行為表示滿意,可是原主的退讓沒用,父親依然對母親冷落,而哥哥們也對母親很是疏遠。
隻不過因為原主的退讓,父母吵架的次數開始少了。
原主慢慢的從天真爛漫的嫡小姐變成了個沉默寡言的小少女,除了在母親麵前會露出些孩子氣,在府裏其他人麵前永遠安靜疏離,乖乖做丁悅蘭的背景版。
靜靜的在遠處看著父親和哥哥們把所有好東西都尋來,送到丁悅蘭的麵前,隻為博丁悅蘭一笑。
原主13歲時,全家人在回老家祭拜祖先的路上遇到了劫匪。
原主因為肚子疼想要方便,所以她的馬車慢了隊伍一段距離,等原主追上來時,才知道遇上了劫匪,而原主母親和丁悅蘭都被劫匪趁亂抓住當成了人質。
那劫匪頭子眼看著自己這邊落了下風,手下被殺的都沒剩幾個了,便直接把刀架在被控製住的原主母親和丁悅蘭的脖子上。
劫匪頭子這一舉動,讓原主父親直接喊了府上下人暫時停手。
然後大聲嗬斥劫匪放人,不然便把他們全部斬殺。劫匪頭子聽了哈哈大笑出聲,之後惡毒的說道“放人啊,可以,不過隻能先放一個人,剩下的等我們到了安全的地方才能放。你們選吧!”
隻要不傻的人都知道隻有第一個被放的人才能活下來,而另一個無論如何都不可能會活著了。
因為隻要劫匪逃了,等到了安全的地方也會把人質殺了,防止被人質告密,而若是劫匪沒逃了,那這個人質也會陪著劫匪一起死。
在場不傻的都明白這個道理,所以在原主父親選擇救丁悅蘭時,原主看到了自己母親臉上的心如死灰。
她哭著想衝上去,大聲喊著選擇救母親,被父親狠狠一巴掌打倒在地。
而原主的哥哥們這時也開口對著母親說了抱歉,他們的選擇是一樣的。
原主坐在地上被下人押著,哭喊著要救母親,可是沒用,換回來的依然是丁悅蘭。
而母親被劫匪頭子帶著一路逃到了一處山崖邊,最後還是沒能逃掉。
劫匪頭子在知道自己逃不了以後,怨毒的看了追兵一眼,直接一刀割斷了原主母親的脖子,這才把人推倒在地,自己則轉身跳下了山崖。
原主不記得她是怎麼跑到母親身邊的,隻記得母親脖子上的血一直在流,她的手不管如何用力都捂不住這些血。
母親死的時候眼睛睜得大大的望向她,眼睛裏流露出的都是不舍。
而全場除了自己為母親的死,傷心欲絕外,其他人都隻是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