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沒有什麼娛樂活動,所以比較早睡也比較早起,天色微亮林曦月就醒了,估計也就五點多鍾吧,她也算是體驗了一把聞雞起舞的趣味了。
林曦月在現代就比較喜歡運動,尤其是跑步、拳擊、瑜伽♀️、射箭。
這些愛好她已經堅持很多年了,而且早上起來鍛煉一會,有益身心健康,她決定把鍛煉的好習慣堅持下去,畢竟運動可以保持自己身體健康,而且沒想到的是自己其中的一個愛好,射箭,來到古代還派上用場了,畢竟在現代可沒有地方可以打獵,想到這,她也是哭笑不得呀。
於是她便沿著院牆跑了三圈,打了一套拳,全身已經汗流浹背,休息了一會,才開始洗漱。
洗漱完太陽已經出來了,林曦月也想好了今天做什麼早飯了,米粥配鹹菜再加上一個雞蛋。
所以她直接把雞蛋清洗幹淨,丟到米粥裏麵一起煮,等米粥好了,雞蛋也熟了。
吃完早飯,林曦月順便把雞也喂了。
她從地窖裏把全部土豆都搬到前院水井旁邊,大概也就四十幾斤,還不到五十斤。留了大約十斤土豆放進自己的空間裏,到時候想吃可以拿出來。
其他的土豆全部衝洗一遍,去掉幹淨表麵的泥土,去皮,清洗幹淨後,把土豆放進石磨裏,同時把洗幹淨的木桶放在石磨溝口那裏,用於承接並輸出磨下來的土豆糊糊。
磨完後發現沒有濾布,於是去廚房裏找出籠屜布,洗幹淨當過濾布,裝一盆清水,用籠屜布包著糊糊在清水裏反複搓洗,直到雙手通紅,腰酸背痛,水混濁了再換一個盆繼續用清水洗。
把洗過土豆糊糊的水倒在一起靜置,為了防止有樹葉子或蚊蟲掉進去,曦月還找了個竹篩將木桶蓋住,就這樣靜置幾個小時應該就差不多了。
弄完這些已經中午了,要做午飯了。
林曦月從缸子裏舀出一碗白麵,加水和麵,又煮了一鍋水,等水開了以後就從麵團上揪出一個個小疙瘩放進水裏,等它們都浮到上麵,把切碎的青菜放進去,煮一會,加了點鹽,一碗白麵疙瘩就出鍋了,簡單的午餐就完成啦。
吃完飯,曦月便背著背簍扛著鋤頭出了門,走幾分鍾就到竹林了,竹林不算大但卻也不算小,此時的春筍有部分都已經冒頭了。
想要好吃的春筍還是要找那些還沒冒頭或者剛冒頭的春筍最鮮嫩,但剛冒頭的春筍通常都會被村民挖走。
而有些冒頭卻被村民忽略了的,明顯已經超過三公分了,而這些都不是她的目標,因為這些已經是老春筍了,吃起來口感不好又硬。
所以她的目標是那些還沒有冒頭的春筍。
春筍一般長在成年竹子周圍,特別是生長健康、枝葉茂盛翠綠的竹子。每根竹子都有竹鞭,竹鞭與最下盤的竹枝基本成平行,而筍基本生長在竹鞭上,所以曦月仔細認真地辨別竹鞭方向上是否有春筍。
發現春筍後,她會先用鋤頭將筍周圍的雜草和落葉清理幹淨,用鋤頭輕輕刨開表土,看到筍長的比較粗壯。
粗壯的代表著這筍肉多殼少,味道尤為脆甜鮮嫩。
而筍殼是淺棕色,殼又緊緊地包裹著,這種筍才是曦月想要的,如果不是她則會用剛剛挖開的土把竹筍周圍填好,讓它繼續生長。
碰到自己想要的筍,則會把筍周圍的泥刨開,看到春筍的根部後,才用鋤頭對準筍鋤斷根部,將春筍連根挖起。
這樣挖掘時能夠保持春筍的完整性,以免水分流失影響味道;
而且不容易傷害到春筍的主幹和側枝,等筍筍挖出後,將土填回,防止竹鞭受到影響,確保第二年可能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