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好考試用品,雲歲晚簡單吃過早飯,直接來到貢院門口進行排隊。他來的時間尚早。可是貢院門前早已人山人海。
約莫又過了一個時辰,身著鎧甲,手持長槍的禦林軍,分成兩隊,將貢院周圍看護了起來。皇上欽點的主考官站在貢院門口。身後的士兵將三道貢門打開。
晨光熹微,東方泛著魚肚白。
第一縷金黃色的陽光照在貢院大門的匾額上。一瞬間,‘順天府貢院’幾個大字閃閃發光,傳說中的龍門赫然出現在眼前,靜待萬千學子縱身而躍。、
十年和寒窗無人問,一朝成名天下知。博的就是今天。
雲歲晚按照流程一 一核對身份,檢查是否私帶,會試要求要比鄉試更為嚴格,檢查是否私帶這一項,雲歲晚幾乎就要將全身衣服脫光才得以進入號舍。
有了前幾次考試的經驗,雲歲晚順利的找到自己的位置,當所有都檢查完畢坐定後,主考官將會試試卷分發下來。
依照經驗,考試前幾天狀態是最好的,雲歲晚打算趁著精力充沛多做幾道題。
他打開卷子,第一題:學而不思則罔。
雲歲晚皺眉凝思,此題出自《論語*為政》,學而不思則罔,意思為隻是讀書,卻不思考,就會昏茫迷惑,就會受騙。這樣對的題往往因為過於被大家熟知,想在眾多文章中脫穎而出,實屬不易。
雲歲晚思來想去,最終決定此題求穩,他提筆在草紙上寫下:惟學而不求誅心,則暈而無得於已。
若果隻是讀書學習,而不再思想上去思索,求得深入的理解,那麼,就會昏昏然沒有什麼收獲
題目一破,接下來雲歲晚一氣嗬成。將全文做完後,又細心對的謄抄在試卷上。
接著去看第二題
隻見試卷上寫道:我愛其禮
出自《論語》第十七章:子貢欲去告朔之餼羊。子曰:“賜也,爾愛其羊,我愛其禮”,意思說,子貢打算把魯國每月初一祭祀廟的那隻活羊去掉不用。孔子說:“賜呀,你吝惜那隻羊,我可惜這項禮儀”
這裏所說的餼羊,是指周王室在位時,一種古代製度。周王室每年年末要向諸侯國頒布第二年的曆書,諸侯國國君應在自己的祖廟舉行接受曆書的儀式,然後將曆書藏於祖廟,並且每月初一便殺一隻活羊祭於祖廟。
時間一長,到了子貢的時候,就流於形式。所以子貢認為,不必留此形勢,不如幹脆連羊也不殺。孔子認為,這盡管是殘存的形勢,,留下來,總比什麼都不留好。
這是隔壁的號舍裏傳出一陣輕歎
“哎,無恥至極啊”
雲歲晚輕笑,這位仁兄看來和自己的想法一樣,這題目有些難度,出題者可謂無恥至極。明明出題人曾經也是參加一輪又一輪的考試才得以入仕,如今又出這樣題,為難大家,自然也就不能怪大家要罵他無恥了。
此題難就難在於,他的解題思路非常多。在子貢的角度,我們是應該保存流於形式的禮儀,還是廢除流於形式的禮儀。在孔聖人的角度,我們遵循舊禮,遵的到底是什麼
雲歲晚眉毛越擰越緊,孔聖人哪裏是在說舊禮呢,明明是在說禮儀之下的君臣,孝道。沒有餼羊,告朔等禮儀,人們該怎知敬俸祖先,親近長輩,忠於國君呢?
雲歲晚豁然開朗,他抬手寫下:
聖人之心惟知有禮而已。夫告朔之禮,至大禮也,聖人之心,於是乎在,而何暇餼羊惜哉? .........
雲歲晚不曾停筆,揮毫潑墨,一篇文章可謂寫的酣暢淋漓。
直至月上中天,光線昏暗,他才想起自己沒有點蠟燭。
他不得不將筆擱置在筆架之上,從長耳考籃裏拿出蠟燭點燃,狹小逼仄的號舍一瞬間亮了起來。
餘光忽然瞥見白雲卿之前留給自己的藥丸,他拿出一顆放進嘴裏。桂花的香氣在唇齒之間蕩開,讓人精神為之一振。仔細品嚐還是有一股血腥味。
雲歲晚心頭一暖。定是他說過藥丸腥氣太重,雲卿特意又調和口感。
他竟然如此將自己的話放在心上。
雲歲晚感覺自己又充滿了力量,謄抄完第二題後,又看向第三題
隻見上書:興於詩*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