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歌兵強馬壯,武將勇猛,文官多智。
在這樣的情況下,周文王起兵伐紂,勝算可以說是極其渺茫。
幾乎就是在以卵擊石,自不量力。
誰都沒有想到帝辛會失敗。
也沒有人會認為帝辛會失敗。
可他還是敗了。
隻一夜之間,帝辛敗的一塌糊塗。
誰都沒有想到,那樣一個偉大的殷商王朝,竟然會在一夜之間被遠在千裏之外的西岐給滅了國。
連周文王自己都沒有想到。
在那一夜還未到來之前,他甚至都一度已經做好了戰敗的準備。
並已經準備攜著妃子和兒子們,一起被押解進朝歌,給帝辛當戰俘。
帝辛敗了。
這是事實。
也無法改變。
可哪怕是敗了,在那些普通民眾們的心中,他們依舊願意稱呼他們曾經的帝王為…人中之皇。
隻要他們還生活在這片土地上,帝辛便是他們唯一的皇!
殷商戰敗後,帝辛在民眾們的心中,依舊是至高無上的。
對於這一點,西周的那些統治者,如何又能容忍?
為此。
他們不惜燒毀大量的殷商古籍,企圖篡改野史來愚弄民眾。
反正帝辛已經死了,他們西周愛怎麼惡意詆毀他,就怎麼詆毀他。
篡改野史的進程,並不是很順利。
一開始的時候,民眾們都不肯相信他們的人皇會是一個暴君。
哪怕事情進展的不太順利,西周的統治者們也沒有因此而氣餒。
沒關係,他們西周有的是時間來教化臣民,哪怕是要用上數百年的時間!
在西周統治者們持之以恒的詆毀之下,事情的進程開始變得慢慢順利起來。
第一代的民眾們不願意相信紂王是暴君。
但他們死了後,第二代民眾們已經漸漸長大。
第二代的民眾們也不願相信。
沒關係,還有第三代。
在每一代西周皇帝持之以恒的抹黑之下,他們終究是勝利了。
白的…終究能被說成是黑的。
到了最後,等西周發展到第五代人口的時候,誰還會記得帝辛曾經是個明君,是個人皇?
在一代又一代的有意教化之下,民眾們隻會記得紂王是個昏庸無道、寵幸妲己、逼殺忠臣的暴君!
{你看到得很多關於紂王的記載,大多都是我們西周人寫出來的。}
{尤其是我那位祖父。}
{我那個祖父非常會無中生有,編故事的手段也是一流,他編造了不少有關紂王的壞話。}
{有關妲己和紂王的事情,就是他搞出來的。}
穆王突然笑了笑。
腦子裏也跟著回憶起了有關他祖父的事情來。
穆王很清楚的記得,祖父剛登上帝位的那年,他才剛剛滿八歲。
八歲大的小孩,還是挺能記事的。
少年時期的穆王,極其調皮。
他總是愛坐在祖父的懷裏,非常鬧騰的扯著祖父的胡須,一邊用手扯,一邊聆聽祖父與史官之間的談話。
坐在下首的那位史官說,“大王,我要如何書寫有關紂王的曆史傳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