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禾她爸把中午剩下的包子都給老太太留下,告訴她:“他們在鎮上都吃過了,剩下的給您,還有爹,大哥大嫂都嚐嚐,等下次去鎮上咱有錢再多買一些。”
老太太高興地接過來,準備一會放籠屜蒸一下,這可是好東西,老太太也是很久以前吃過一次。這個老貴了,他們去鎮上都是自己帶幹糧和水。
說了一會話,蘇禾還有哥哥跟著爹娘一起先回家,他們得回家收拾一下,走了那麼遠今天太累了。出門正好碰到蘇禾大爺大娘和爺爺他們從地裏回來,同他們打過招呼就回家了。明天有時間見麵再聊吧!蘇沛會跟大人們說清楚的,這不蘇沛送他們出來,這會兒催著他們趕緊回家吧!這一天也是夠累的,路上沒有感覺,這一歇身上的乏累上來了,也就不多說,趕緊回家洗洗吃飯睡覺。
一家人推著疲憊的身體回到家,她媽打起精神開始做飯。蘇禾和哥哥們洗手洗臉,他們兩個又去幫忙喂雞,燒火。她爹也洗手洗臉,拿出從書局帶來的書,翻著看看。其實在路上就一直忍著,她爹是個愛讀書的,就是家裏條件不好,實在買不起書。當初太爺爺帶回的幾十本書,大部分都賣了換錢貼補家用了。這一下子有書了,情不自禁地就想看看。
蘇禾則是拿出毛筆仔細研究著,其實她會做,但是為了找個理由,需要多看看。
蘇禾看了半天,問她爹:“爹,這個筆咱們自己做做試試行嗎?我覺的不難,隻要有筆杆,找點頭發應該可以試試,咱們看看誰的頭發跟它差不多,實在不行看看動物毛。”
她爹抬起頭,看著蘇禾問她:“你覺的能行?”
蘇禾肯定地點頭:“爹,你看這些筆頭上的毛是不是跟咱們的頭發很像,還有這個筆杆就是竹子,實在沒有我覺得木頭也行。然後想辦法把頭發係好塞到這裏邊,照著這樣樣子把筆頭用剪子剪剪應該可以吧!”
她爹想想也許可以試試,馬上把書放好,自己去找細竹子了。村邊有一片竹林,自己需要找找這麼細的竹竿。說做就做,趁著天亮,先把筆杆做出來。蘇禾爹拿著砍刀出去了,蘇禾開始拿剪子剪頭發,自己頭發有些細軟不能使。
她隻好去看看哥哥們頭發了,二哥頭發也有點軟,大哥還可以就先從大哥頭發少剪了一縷。她娘看她要頭發,直接拿起剪子,也給她剪下一縷。這下可夠了,如果軟的話,蘇禾準備嚐試雞毛,羊毛,牛毛都可以,原來她用山羊毛做過,現在去哪裏找羊毛,這裏窮的誰家養也不起。
她當時學習的時候,知道很多毛發都可以做,人的也可以,隻不過有別的動物可以用,就不用人的了。用人的頭發做總是覺得怪怪的,尤其是這是古代傳過來的,古時候的人說發受之於父母,不可以隨意剪發和送與他人。更別說用來製筆,這可是大不敬的事。
她在這用父母的頭發,是因為自己用的,家裏窮也就不在乎了。這要是讓外人知道可不行,也就關起門來在自家做吧!
這個朝代可以沒有剃頭匠這個職業,男女都留長發。從生到死都是這一頭長發,中間需要剪大多也是自己偷偷剪了扔進火裏燒了。
蘇禾也是這一段時間慢慢觀察和同自己的哥哥們聊出的。這裏的風俗習慣跟現代大不相同,蘇禾因為是一歲多孩子,所以記憶裏什麼也沒有。她長這麼大沒有出過村子,最遠就是後山。所以這裏的一切都需要蘇禾慢慢了解,這是什麼朝代,他們在這個國家的什麼位置,這裏曾經怎麼樣?有沒有發生過大災害?這裏的縣令好不好?這裏的稅收重不重?這一係列的問題,蘇禾都想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