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人開開心心地吃完晚飯,蘇灃和蘇潤兩人開始抄書,蘇禾可是整理自己晾曬的藥材,跟爹娘已經說好,明天一家人去鎮上一趟把藥材賣了。抄好的一本書先交給書館老板,到期再交剩下的兩本。
蘇禾把自己采的黑木耳分成三份,裝在自己做的小簍子裏,準備送給書館趙老板、布坊老板娘,還有醫館金大夫,自己一直想著給他們送點禮物表達謝意。他們幫過自己不能就這樣過去了,做人要懂得感恩。這些自己摘的山貨,正好可以當作禮物送人。黑木耳也不多見,作為禮物再好不過了。
自己家原來真的太窮了,隻好靠著說好聽話去博得同情,但是這三個人實實在在地讓他們家掙到錢和省了錢,自己必須懂得感恩。以後隻要從山上能找到這些山珍野味,就送給他們一些,禮多人不怪。
第二天,他們還是一早往鎮上去了,這次家裏需要擺攤兒賣的東西不多,就不準備擺攤兒了,東西少還得交錢不值當。哥哥們就商量他們不去,在家裏抄書好了,反正也不需要那麼多人。爹娘想想也是,去那麼多人也沒用,他們這次直接去醫館賣完藥材,再去書館交書,再去布坊送給禮物,沒事逛逛就該回來了,他們兩個還直沒有必要去。
蘇禾跟著爹娘三個人去鎮上了,一路因為這一陣子,三五不時就去,感覺也沒有那麼遠了。一路說著話,看著四周的風景,也不覺得有多累,就看到鎮子的大牌子。
這時他們遠遠看到一隊官兵,押著老老少少一堆人往這邊走過來。他們現在走在鎮上的唯一一條管道上,避也無處可避。蘇禾爹抱著她,拉著她娘趕緊找個寬一點的地方靠邊站著,等著這一隊人過去。
那一隊人逐漸走近了,穿著雖然髒了些,但是可以看出原來的料子都還不錯。裏邊青壯年、老弱婦孺都有,還有幾個孩子就跟他們家裏差不多大,被一條繩子拴著,跌跌撞撞地走著,一看就是走了很長時間路。
那些當兵的惡狠狠地喊著他們:“走快些………”
其中一個小男孩看著臉紅彤彤的,一看就在發燒,非常難受地被一個年輕地婦人抱著,嘴裏喃喃低語著。蘇禾趁著他們走到跟前,順手從背簍掏出一把草藥薄荷遞給她,告訴這個女人這個是可以退燒的,幹嚼或者煮水喝都行。
這個女人趕緊接過薄荷,感激地看了她一眼,點點頭就走了。她估計也害怕連累他們,也不敢說話就走了。蘇禾看到她把葉子塞在孩子嘴裏,拿著水囊喂他喝水。
看著他們這群人,蘇禾突然感覺自己還是幸福的。最起碼穿越到這裏,窮是窮點,但是人身安全能夠得到保證。一家人安安穩穩地生活在一起。
想著這些,蘇禾更加堅定要多掙些錢,不然交稅和兵役來的時候,都需要錢才能解決。看來這個世道也不是很安全,這是她第一次遇到這種情況。等他們走遠了,蘇禾問他爹娘:“爹,娘,這些人是哪裏的,這是怎麼回事?”
蘇禾爹娘說:“這裏離邊關還是很近的,下一座城就是邊關,京城有很多犯事的官員會發配到那裏。一般發配到那裏的都是一大家子人,有時候在這就會遇到這樣的事。咱們都是普通老百姓可不敢問,隻是聽鎮子裏有人議論過這些人。”
平時遇到都是躲的遠遠的,像蘇禾這樣的可不多。不過看著那孩子也可憐,一把不值錢的草藥能救命也是好的。他們也趕緊往鎮裏去了,這些事不是貧民百姓能管的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