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笑有些詫異,問道:“蜀道難?這新任知府叫蜀道難?”
老婦人吃飽喝足了,將嬰兒抱在了懷裏,說道:“你也別驚訝,這新知府剛上任的時候,我們這些百姓也是很奇怪的,但是他確確實實是叫做蜀道難。”
陸半夏不理解程笑的詫異,隻以為程笑是對這個古怪名字感到好奇,於是說道:“蜀道難,十五年前的榜眼,被派到一個小縣城當了知縣,剿匪患,平叛亂,治百姓,開荒田,將縣城治理的井井有條,百姓安居樂業,可以說是路不拾遺,夜不閉戶。後來憑著功績升任蜀中知府,雖然說名字確實和蜀中有些衝突,但是他為人清廉,剛正不阿,也是一個能人。當初他出任蜀中知府時,可是帶著十幾把萬民傘的。”
程笑相比較那篇千古名篇《蜀道難》,更加好奇身邊這個夫人陸半夏,問道:“半夏,你是專門調查過蜀中的信息嗎?”
陸半夏搖了搖頭,說道:“沒有啊,大鄴的所有信息,隻要是大理寺有的,或者我看過的,我都是記得的。”
說完,看著身旁目瞪口呆的兩人問道:“你們難道不是這樣的嗎?”
程笑和牧蝶搖了搖頭,看著眼前這個大鄴百科全書,腦海中受到一萬點暴擊。學霸的世界我們不懂啊!
老婦人見三人都不再說話,便繼續說了下去:“這蜀知府確實如這丫頭所說的,上任之時帶了十幾把萬民傘。我們這些老百姓當時還在說,這帶這麼多萬民傘,一看就是個好官啊,我們的日子要好過了!”
“那蜀知府剛來蜀中的時候,確實是做了一些好事。當時蜀中的土地都在黃百戶手上,蜀知府到來後,和黃百戶協商未果後,思索了好幾天,終於讓他想出了辦法,他將土地多少劃分征稅線,一畝地以下的無需繳稅,一畝地到六畝地的隻需繳稅十分之一,六畝地到一頃地的繳稅十分之二,一頃地到三頃地的繳稅十分之三,三頃地以上的繳稅翻倍,十頃地以上的翻三倍。這一政策下來,黃百戶被逼急了,在坊間放出傳聞,花大錢買凶取蜀道難的人頭。蜀知府也是寧折不彎,聽到傳聞的第一天,蜀知府身著官服,左手抓著一床用繩子捆綁好的被子,右手提著一把長劍,大步流星的向斬頭台上而去。蜀知府到了斷頭台上,解開左手提著的被子,一抖一鋪便將被子鋪展在斷頭台上。把右手的劍放在被子上充當枕頭,隨後讓身後的仆從將公文放到被褥之前,席地而坐,說道:‘我在此辦公七天七夜,有想取我項上人頭的,盡管來,這裏剛好不用清洗。如若不敢,七日之後我便回衙門了’。蜀知府真的在斬頭台上七天七夜,白日辦公,夜晚便就地而睡。七日之後,蜀知府又下了第二道公文,寫著如若土地過多交不出稅,那便可以在官府立下字據,將土地以十分之一的租金租給百姓,以此來抵稅。那黃百戶也是真真的怕了,不得已之下,便在官府立下字據,將土地以半租半送的方式又還給了百姓。”
“那蜀知府還和沈千斤聊過經商的事情,我們蜀繡形象生動,色彩豔麗,短針細密,針腳平齊,雖不似其他繡法臻工極致,卻勝在變化萬千,一氣嗬成。蜀知府便想著將蜀繡販賣出去,也算給蜀中的女子謀個營生。而那沈千斤卻覺的蜀中的道路難走,再加上天氣多變,錦繡又不似別的物件,一旦沾了水便損失巨大。蜀知府知道後,親自帶人勘探道路,修路架橋,硬生生的趟出一條和外界通商的路來。將蜀繡販賣到外地,蜀中繡娘因此獲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