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帥接著說:
“我們要容忍一些領導幹部犯的一些輕微錯誤,看他們有沒有觸犯國法,是不是到了違法亂紀的地步。如果隻是一些小問題,那我們就應該再給人家一次機會嘛!我在全市幹部大會上曾經說過,每一個人我都會給他機會,我們在用人的問題上一定要謹記:評估一個幹部不能隻看他的官聲,還要看這個幹部是不是敢於擔當,敢於進取,敢於勇立潮頭,有敢為人先的精神!”
“一個領導幹部不管做事多麼穩,如果隻是按部就班,循規蹈矩的工作,那這個人就是個庸才,他是幹不出什麼輝煌的成績的!所以,咱們組織部門也要把眼光放的長遠一點,要站在更高處看幹部,要善於發現他們的優點,不能隻是找這人的缺點。當然了,如果瑕疵太多了,那這個幹部就不能用了,甚至要開除出我們的幹部隊伍!”
周三泰被眼前這個年輕的市委書記折服了。他的思路跟古書記完全不同,古書記一直主張的是:要平穩過渡,要守住業績,隻要踏踏實實的工作,不出問題,那就是好幹部。可眼前的這位書記卻大不相同,熱衷於創造革新,熱衷於使用敢打敢拚的官員。從發長遠發展來看,當然還是楊書記的領導方向更有潛力,更有發展前景。
周三泰有感而發:
“以前古書記的用人態度和您是截然相反的,另外呢,我們組織部也被他牢牢的抓在手中。每年的幹部推薦,隻要古書記不說話,那這推薦的幹部也就擱這兒了,任命幹部全憑他一句話: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說不行就不行,那是行也不能行!我記得有兩次古書記推薦的人選,那簡直是閉著眼摸的人,我說句誇張一點的話吧,可以說,這兩個人水平還沒有人家初中生的水平高!可是古書記就認為行,能怎麼著啊?我看著這兩個人確實水平太差了,就沒有給這兩個人辦手續,吳書記就大發雷霆啊!他揚言要到省委告我,說我不配合他的工作。”
“楊書記,按說呢,市委書記管人事,幹部的調整和職務升遷他當然有發言權,有組織權,有調度權,還有一票否決權!可是我這個組織部長算什麼了?成了傀儡了,成了一個擺設,成了可有可無的人了?不過,那次我是豁出去了,那兩個人到最後我也沒給他們辦手續,那怕我這個組織部長不幹了,就算是和這兩名庸官一同辭職,我也要和他姓古的鬥一回法!”
“本來我覺得當官就要為老百姓選拔合格的幹部,盡自己的能力為黨和國家培養一些可造之材。可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表麵上下級官員們見了我總是點頭哈腰,對我極盡阿諛奉承,生怕伺候不好我這個組織部長!可是隻有我自己知道,我哪有丁點兒的權利呀?所以,這六年我過的憋屈啊!”
楊帥哈哈大笑:
“周部長,市委書記是有調整幹部的權利,但是組織部也是考察幹部的黨委設定的專業部門。選拔人才,組織部和書記要共同協作,不能說全是書記說了算,也不能說全聽組織部門的,應該是互相商討,最後以考察結果為最終結果,不能個人就完全把權力都抓在手裏,那這樣不是獨斷專行了嗎?要那樣的話,還設置組織部幹嘛呀?還是那句話,組織部負責考察幹部,任用幹部,作為上級領導要給於組織部充分的信任。當然了,首先你們要在前麵打頭陣,先推薦出好的人選,書記在後邊才好把關!”
周三泰內心非常激動,六年來的陰霾一掃而空,他緊緊的握著楊帥的手:
“楊書記,我這人不是個官迷,說實在的,要不是我爸說我,我早就辭職不幹了!外人看著風光,我心裏覺得窩囊,可是我爸說:
“不管怎麼樣,也要堅持幹下去。人家都想著這個位子,你倒好,想主動辭職?我看透了,你早晚得把那個古書記熬走,不信咱走著瞧!嘿,你還別說啊,果然,我真把他給熬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