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貓和咲花從警署出來,需要步行到咲花泊車的停車場。
路過運河上的戎橋時,跳河遊戲已經結束,看熱鬧的人群也都散了。
夜間的大阪依舊燈火明亮,隻是氣溫降得很低,冷風習習,路過的行人已經穿上厚厚的外套。
人愈發稀少,不過眼前一幕吸引了夜貓:橋中央一個乞丐盤坐在一塊藍色塑料布上,左手似乎有殘疾,年紀約四十多歲,微微謝頂,他左腋下夾著一塊寫有日文、英文兩國文字的紙板,應該是乞討之用。
左邊放著鞋,右邊一個黑色背包,身前放著一個黑色盒子,是用來放乞討來的錢幣的。
雖然是個乞丐,但他衣著幹淨整齊,人也挺精神,夜貓感覺有些新奇。
“咲花小姐,我記得日本的法律是禁止乞討的,為什麼這裏會有個乞丐?”夜貓好奇的問道。
見夜貓盯著那個乞丐看,咲花小姐有點難為情。
這可不是什麼好風景,被一個外國人問起這個問題,作為日本人的咲花多少有些尷尬。
“白羽先生說的不完全對,在日本,乞討並不是非法行為,但是它在日本社會中是很不受歡迎的。”咲花訕笑道。
“其實,日本禁止乞討是真的,但是法律並不完全禁止,而是限製了時間和地點。如果在工作時間、商業場所和交通工具上進行乞討,就是非法的。”
日本的《治安維護條例》、《道路交通法》、《社會福祉法》等等對乞討行為都有很多限製,警察有權要求乞討者停止乞討,並且可以將其驅逐出公共場所。
雖然日本的福利還算不錯,對流浪人員有相應的幫扶,但乞討者也可能存在自身不得已的原因,例如因為健康原因無法工作,或者是因為缺乏教育和技能,無法找到穩定的工作等等,隻能以乞討為生。
還有一點咲花沒說,那就是日本人極好麵子,怕街坊鄰居笑話,很多窮人甚至不敢去領救濟,遑論乞討這種事,對他們來說太丟人了。
咲花小姐正說著,一個穿著白色外套的日本女生出現,她紮著馬尾辮,穿著黑色緊身褲,紅色運動鞋,拿著一個大大的手提包,看起來很有錢的樣子。
她蹲在地上,和乞討者近身低語,雙方都很客氣的點著頭。
然後她拿出一枚灰色的硬幣:一百元,放進了乞丐身前黑色盒子裏。
夜貓看到此處很感慨,日本社會有強烈的社會壓力和道德約束,普通日本人都很難適應各種無形的條條框框,生怕自己一個不留神就社會性死亡。這個乞丐恐怕也承受了不少來自社會的壓力。
“在日本,乞丐不會主動接觸路人或者大聲行乞,這是他們需要遵守的一些規定和道德約束。”咲花小姐補充道。
看乞丐手裏的紙板中間有條折痕,想必是警察來了就悄悄折好離開吧。
想到此,夜貓心生感慨,這是真乞丐。
於是夜貓也默默給了100元硬幣,不是他小氣,是他真的沒有更多了。
“白羽先生也是個善良的人啊。”咲花說道。
“我是覺得每個人都不容易,都很苦。佛教四聖諦的第一聖諦就是苦諦。我隻是做了一點點小事,希望這世界更美好吧。”
苦諦,意思是生命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痛苦和苦難,是不可避免的,包括生老病死、親人分離、人生不如意等。
夜貓因交通事故失憶後,從哥哥白莽那知道自己從小就失去了母愛,便對佛教多少有些了解及參悟。
雖然他不信教,但他覺得自己從小失去母愛,其實就是個苦孩子,對佛教的很多內容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