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宮闈風雲(一)(3 / 3)

“陛下整日憂勞於國事,此等小事原本就是臣下們的份內事。不然,天子設內侍省何用?”

“此言誠然!”

皇帝點頭嘉納之後,又笑道:“劉昭儀為朕添了一子,賞絹二十匹,由卿親自過去頒旨。此子,賜名李枕,著令翰林學士崔群代朕擬詔。”

一陣欣喜過後,皇帝卻又陷入了苦惱之中。他負手而行,往昭慶殿方向鬱鬱而行。就在今早的朝會,宰相武元衡與禦史中丞裴度遲遲未至。原以為是尋常的失誤耽擱,待到了朝會要結束時,方有負責長安城內治安的金吾衛將軍來報:宰相武元衡及其從人,就在長安城西的通化坊坊門處遇害。宰相被人當場刺死,反抗的從人被人用大刀砍成碎塊。據堪查過現場的那名將軍奏報,現場血肉模糊,慘不忍睹。

最為可笑的是,這種不但是大唐首例,亦是中華有史以來未之有過的刺殺行徑,居然還是早起行路的普通百姓發現,然後報告給官府。等天子得到奏報信息的時候,身為帝國第一文臣,輔助天子處理天下政務的宰相已然橫屍多時,血流滿地。而就在這位英明果決的宰相屍體身邊,圍繞著數以萬計的百姓,不過半天功夫,闔城數十萬百姓已然盡數知曉。

可以想見,連宰相都被謀殺,暴屍坊門,這樣的事情會對普通百姓造成多大的心理衝擊!做為一世要為大唐重鑄盛世的英武之君,憲宗初聞此事,先是愕然,繼而至怒不可遏。正欲下令讓人徹查此事,又有巡街的金吾衛士來報,禦史中丞裴度亦在上朝途中遇到伏擊,十幾個全身黑衣,用黑巾遮麵,手持大刀。一見裴度等人出門,便立時衝上前去劈斬,裴度不過有三五個家人隨行,稍加抵抗便被盡數斬死。裴度騎在馬上,正欲奔逃,卻被一名刀手一刀斬在頭上,跌落在路邊的排水溝中。若不是正巧有一隊巡兵路過,那些刀手急忙奔逃,隻怕裴中丞已被大刀斬成碎塊了。雖然如此,裴度傷勢依然很重,皇帝得知後立刻派過去的太醫署令命人回報,裴度生死,隻能是五五之數。

做為一個勵精圖治,希圖有為的英明之主,憲宗遇到這種難以忍受的恥辱,自然是怒氣勃發,難以忍受。適才朝會時,就在盛怒之餘,皇帝已令人大索全城,追拿這夥刺客。隻是在盛怒之餘,他卻也看到殿上的所有文臣武將,一個個盡數麵露惶恐之色,皇帝盡自盛怒,大臣們卻諾諾不敢發言,如此模樣態度,委實令憲宗皇帝深感失望。念在眾人初聞此訊,太過震恐,皇帝到也沒對群臣加以斥責,隻是立刻下令,所有的宰相上朝,必需有金吾護衛同行,護衛刀出鞘,箭上弦,小心戒備防護,同時,全城戒嚴,北門十軍出動參與搜捕行動,一定要將這夥賊人捉到。

“去賊人易,欲使朝臣振奮,難矣!”

往昭慶殿歇息的皇帝在心裏嘀咕一句,心中對幾個在朝堂上不敢置一辭,沒有對天子之恥有一點反思的幾位宰相甚為不滿。令狐楚為人精明,善於揣摸上意,甚得帝寵,李藩剛直敢言,勇於任事。隻是這兩位宰相都一貫反對用兵,與武元衡及裴度在政見上絕然不同。今日之事,不用想也知道必定是藩鎮所為,這幾位宰相一來是害怕,二來此事隱隱約約到正對了他們的心思。

李純咬一咬牙,心中冷笑。仿似看到眾臣心中的竊竊私語:陛下一意用兵,窮兵黷武,耗費天下資財,現在如何?連宰相都被殺害。若是還不罷兵,還不知道要鬧出什麼事來!

他一腳將眼前的積雪踢飛,心中兀自憤憤難平。一眾內待知道皇帝暴怒時最愛遷怒於人,一個不小心就會被當場打死。眾人哪敢多事,一個個躲的老遠,不敢近前。到時昭慶殿後,皇帝連午飯都沒有吃,一直到西門珍覆命回來,這才怒氣稍熄。因心中怒氣難遏,無心處理政務,皇帝一時興起,便傳令道:“擺架,至宜秋宮,看看朕的十三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