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轉幾個彎就到了前院花廳裏,花廳不大,裏麵烏泱泱的擠滿了人。除了幼童忍不住發出的聲音,大家都很安靜。
她瞧見上座祝將軍和馮夫人極力掩飾他們的不快,努力擠出了笑容。
她當做沒看出來,隨著嬤嬤的提示,恭敬的拜見他們:“兒媳黃氏拜見父親母親,祝父親母親萬壽安康。”隨後奉上兒媳茶。
府裏就準備了一份茶,沒有如少將軍吩咐的那樣,讓少夫人替他敬茶。他們想表明自己的態度,不論兒子怎樣,他們都接納並歡迎這個兒媳婦。
將軍夫婦強顏歡笑的接了奉茶,不過略微囑咐了幾句台麵話,替少將軍再次找了借口而已。
黃之桐沒有任何埋怨,隻是點頭稱是,甚至沒有提起一句少將軍,大方接下了老二送給她的見麵禮。
嬤嬤指引著拜見了叔叔嬸母,接下來便是坐下接受府裏弟妹們的拜見。
整個過程黃之桐大大方方,臉上掛上得體的微笑,接受禮物,拜謝,送出禮物,接受謝禮。
新婦過門,送出的是每人兩雙鞋子,另外府裏未成年男孩一個扇墜,女孩一個荷包。
穀雨在遞給黃之桐鞋子時,忽然想起,早上收拾箱籠,沒見到新郎的鞋子。
因著將軍府裏近日辦喜事,祝老太太到底操了一些心,見了不少客人,耗費不少精力,今日便越發的疲累,沒有強撐著到花廳裏去。
黃之桐在嬤嬤的帶領下專門去老太太的院裏拜見她。
路上黃之桐還有幾分不解:照理講,府裏有老太太,她應該先拜見老太太,再拜見公婆他們,怎地將軍府是先拜見了公婆等一眾晚輩,最後再來拜見祖母。
難不成是因為老太太是長輩,最後拜見是為了顯得隆重些?大佬最後一個那可都是壓軸的。
等她走進老太太的正廳,跪在老太太的麵前奉茶的時候,才明白最後一個出場的未必都是壓軸的,也可能就是為了給她立規矩的。
黃之桐的雙手都已經舉的有些酸了,也不見老太太身邊嬤嬤來把敬的茶端過去。
她又好氣又好笑,聽說新媳婦進門遭到婆婆刁難的,沒聽說遭到婆奶奶刁難的,而且在進門第二天。
黃之桐接受了這個下馬威,想看看這個越俎代庖的老太太還能生出什麼幺蛾子來,也想看清楚將軍府到底是怎樣的情形。
她就這麼垂眸低頭跪著,保持最初的姿勢,身子沒有一絲晃動,手裏的茶盞也沒有一絲晃動。
直到她感覺膝蓋已經發麻,再下去怕要打顫的時候,老太太才滿意的點頭,示意身邊的嬤嬤接過茶盞。
接下茶盞,祝家的老太太抿了抿,才慢悠悠的開口說話:“聽說今兒一早瀾兒就出去了,你身為新媳婦,下不來臉也是難免的。可是你既已為人婦,國公府應當也是教了你的,嫁進夫家除了孝敬長輩也要想方設法的攏住夫君的心,方才能為夫家開枝散葉,綿延子嗣,才能坐穩主母的位子。”
黃之桐一聽,老太太是聽說昨晚的事兒了,在這裏教訓她呢,她懶得跟她辯駁,跟在國公府一樣,她規矩的低著頭,輕輕答“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