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之桐在少將軍走了之後過的倒還可以,從年前臘月開始,天氣異常的寒冷,照規矩黃之桐每天都要給祖母,公婆晨昏定省,伺候兩餐的。但馮夫人愧疚於兒子對她的冷落,又天寒地凍的,免了她清晨的問安。
老太太每每在她請安時候提起少將軍,都得不到一絲回應,黃之桐保持一貫的恭敬但不多說一句話,答話也是能少一個字就少一個字,終是讓老太太那她沒轍,早晚的請安也免了。
日子久了,黃之桐也看出了這家的門道,老太太不是善茬不好相與,馮夫人是個很多時候沒有堅定立場的人,但如外界傳說的那樣好相處。
隨著老太太年歲漸高,脾氣古怪起來,頭腦也糊塗了。對兩個兒媳的掌控漸漸力不從心,馮夫人當家做主後有意無意的許多事情便不讓她摻和。
可老太太偶爾不太聰明的時候還是想抖抖威風,聽說幾次在將軍麵前訓斥馮夫人,埋怨她自作主張給孫子娶的並非是他的意中人。好在將軍就事論事勸住了她。
馮夫人有了丈夫的支持,又娶了兒媳進門便不想再受婆婆的氣,轉臉便對黃之桐加倍的好。一是她真心覺得黃之桐合了她的心意,二是她以此狠狠的打了婆婆的臉。
黃之桐樂的接受馮夫人的好意,至少會讓她在將軍府的一年裏順順當當的。
將軍府的孩子們都有晨練的習慣,有專門的武學師傅教他們習武。女兒家也跟著學了一些防身健體的招式。
黃之桐很是感興趣,借著要跟她們一起強身健體的機會,帶著清明穀雨加入了隊伍,明目張膽在院子裏開辟了一塊地方,給清明穀雨偷偷的練功。
她每天跟著府裏的小姑子們一起晨練,隨後同她們一起用早膳,陪兩位夫人拉拉家長裏短,看她們處理府裏府外瑣事,偶爾陪小姑子們讀讀書,做做女工。晚上獨自在屋裏讀讀書,給趙西漫寫信問候。
孩子們都很喜歡她,有人覺得她讀的書多,有人喜歡她講的獵奇故事,有人讚歎她的女工好。
下麵的叔子小姑也都乖巧懂事,姨娘們不敢逾矩違製,主母對待嫡子庶女並無太大偏頗。
日子看起來歡樂祥和,很多時候她都想這樣無波無瀾的過下去了。
如果不是正月裏,祝家姑娘回娘家掀起的小小風波。
四姑娘祝英珊過了年才十九,嫁的是詹事府詹事的次子,如今在太常寺掛著閑職。
本來父親回府,長兄成婚時,能常回娘家,但因為馬上臨盆,所以之前來的少。如今孩子滿月,被接回外祖家多住了些日子。
四姑娘的長子兩歲,這麼大的孩子正是討人喜歡的時候,每日裏逗的大人哈哈笑。
如此氛圍之下,自小說活口無遮攔的祝英珊就沒憋住,告訴母親外麵的一個傳言:“大哥新婚夜沒有洞房,外麵早就傳開了。”
馮夫人萬般不敢相信,兒子新婚沒有洞房,在府裏不算什麼秘密,當天院子裏的人都心知肚明,但除了兒媳自己的丫鬟就是她調過去的人,而且人不多。誰走漏了風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