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幾天,祝景瀾果然沒再往趙家送東西了,黃之桐也自在了許多,工地上的施工異常順利。
自從祝景瀾做了指揮,監工們不敢懈怠,帶人幹活也主動許多。
流放犯不說還有沒存了造反的心,但是幹活比以前積極主動多了。奇怪的是祝景瀾並沒有鼓勵監工吆五喝六打罵他們。
杜守恒調侃,祝景瀾站在那裏就是無形的壓迫,讓大家膽戰心驚,不敢逾矩,不敢偷懶。
工地上能見到祝景瀾笑臉的,除了杜守恒也就那個叫小竇的夥計。
當地有個著名的商人姓秦,聽說碼頭使用了水泥施工,而且城中已經有人開始用其建房子,主動聯係上黃之桐要用水泥建莊園。
黃之桐樂不攏嘴,不管他是想做給趙西屏看,還是想做給府衙看,保證讓他巴結權貴的錢不白花。
盡管包下莊園建造施工的工匠,不相信那些沒見過的東西的的實用性,但祝景瀾新建的宅子裏,那牢固的勾縫,平整的抹麵,什麼中式羅馬柱。
還有規劃中的樓梯,光滑的灶台,筆直的煙囪,平整的沐浴房,太多小東西,
同樣的堅固,聽說比成年累月打磨的石頭要平整美觀,工期短還節約銀子。
讓他們不得不服氣,並躍躍欲試。
為此黃之桐動不動的泡在城東的莊園裏,跟工匠交流,跟秦老板的管家交涉。
再顧及城西的河道,窯場,城南的碼頭,整日裏東顛西跑的,累的跟狗一樣。
偏偏還有廖文敘要跟著漲見識,祝景瀾偶爾想了解一下,給她增加負擔。
好在有杜守恒抽空能幫她指點一下,也因為有了杜守恒,秦家莊園那邊的工匠。幾乎不敢對他們的意見反駁,一切照著祝景瀾的宅子施工方式施工。
為此,黃之桐也感謝祝景瀾當初的決定,對他的宅子上心了許多,用小竇的身份對待他時也客氣許多,隻要他不提起他的“內子”。
祝景瀾也乖覺,除了偶爾讓她捎些東西給“內子”,便也不再提起。這些東西包括各種小吃,罕見水果,別致的飾品,女子滋潤調理的補品。
除了祝景瀾的食品,杜守恒有時候想見趙西漫,也需要打著黃祝之桐名義出來吃飯,黃之桐雖不樂意當電燈泡,但樂意做一個眼裏隻有美食的飯搭子。
就這麼吃著,黃之桐懷疑自己過勞肥了。
胸前纏繞的布帶讓她越來越不舒服,偏偏隨著天氣越來越暖和,脫去厚重的棉袍,換上輕薄的外衫,還不得不纏緊一點兒。
不然再肥大的衣裳也遮擋不住晃蕩。
每日回到宅子,除去束縛真是輕鬆快活的時刻。
為此甚覺對不住穀雨,穀雨善解人意道:“奴婢比不得少夫人辛苦,不過一日就那幾個時辰,奴婢這身板,略微粗壯高大些,穿著肥大衣衫也還混的過去。”
黃之桐忽然想到費婉兒:“我也還好,不過白日裏要束縛,回來就可以放鬆了。你這麼一說,我倒想起費婉兒,她可要比我們辛苦,夜裏也要防範的。”
穀雨觀察倒是比她仔細:“少夫人消瘦些,也沒那麼明顯。可那費兩碗,自來工地廚房後日漸豐盈,身板又嬌小,怕是要遮不住了。”